6月24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江苏省2024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历史等科目类478分,物理等科目类462分。
江苏作为高考强省,看一下数据到底有多恐怖,689分及以上107人,600分以上三万多个。怪不得网友调侃,“江苏的孩子可以没有手机,但是不能没有打印机。”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高考分数线,引发了广泛关注。超过600分的考生人数多达三万余人,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不少网友戏谑地评论说:“在江苏,手机可能没信号,但打印机的墨水绝对不能干!”这反映了江苏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极度重视以及学生们强烈的竞争精神。
网络上对此议论纷纷。一位来自苏州的90后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小时候就像个陀螺一样,家长不停地把我送到各种补习班,学奥数、英语、作文……周末和假期都很少能休息。为了让我们能进好的学校,家长们真的是竭尽全力。”这位网友的话让人不得不对江苏的教育环境表示赞赏。
确实有人感到困惑,提问:“不是说全国高考都用统一的试卷吗?为什么江苏的分数线总是这么高?”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问题。但细想一下,可能是因为江苏的学生在基础教育和课外学习上投入更多,这样在高考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话说回来,高分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网友调侃道:“就算考了600分又怎样?还有三万人的分比你高呢!想要进入理想的大学,不仅要靠运气,还得有实力。”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揭示了高考的残酷现实。高分虽然重要,但它只是敲开大学大门的钥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江苏,打印机几乎成了每个孩子的标配。一进小学,许多家长就会买一个打印机,如果没有,甚至会觉得说不过去。这就是现实的残酷,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想要突出重围实在不易。对于江苏的家庭来说,这种压力尤其大。家长们竭尽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可到头来发现可争取的名额寥寥无几。这不仅对孩子们不公,对家长们的付出也显得尤为沉重。
江苏的"卷王"之名实至名归。今年一本线比去年高出了14分,高分过600的学生多达三万人,这样的数据真是让人心惊。江苏的家长们甚至开玩笑说:"江苏的孩子可以没有手机,但家里必须有打印机。"这不仅仅是学习,简直就像是在参加战斗!网友们也常调侃:"全国教育内卷最严重的非江苏莫属。"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江苏的学生从小到大,走的每一步都是全力以赴的竞争。从参加补习班、奥数班到竞赛班,每个班都是孩子们挤破头皮想进的地方。
而在其他地方,孩子们放学后可能会打篮球、看电视,但江苏的孩子们可能连做梦都在做题。提到补课,家长们不会犹豫,生怕自家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
这样拼命学习的目的何在?不就是希望在高考那几天能多拿几分。但看看这样的分数线,600分以上的学生多达三万,可见竞争有多么激烈。仿佛连走路都需要小心翼翼,担心被别人超过。
江苏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有107人分数达到了689分以上,竞争激烈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今年的一本投档分数线比去年高出14分,仅600分以上的考生就近3万人!这样的竞争环境确实让人感叹江苏的学生实在是“太卷”了!难怪有网友戏称:“江苏的学生到了连小诊所都设有专门的输液区,左手挂水右手写字,这简直成了他们的标配。”
在江苏,高考的竞争激烈到让评论区的讨论完全走向了实用主义。没人在那里晒孩子多少分,反倒是在讨论哪款打印机更耐用、更高效。
你可能会问,打印机的好坏与考试成绩有何关联?答案是有的!在江苏,家庭作业几乎都是各种试卷的打印版,一台好的打印机几乎是家庭学习的生命线。打印机使用频繁到几乎要冒烟,足见其重要性。
江苏网友们这样评论:“在我们这儿,家里有台耐用的打印机简直是必备的。布置的作业全是需要打印的试卷,每天都离不开它。” “没错,我的打印机都快用烂了,试卷多得没完。” “我那江苏的朋友天天让我帮忙调格式,从A3到A4的转换都成了日常。”
高考对于江苏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条漫长“打怪升级”路的起点。在这里,高分可能只是你通往理想大学的敲门砖,但真正的“硬核”挑战是排名——600分?很遗憾,前面还有三万人在排队等候!即便你艰难地挤进了大学,你会发现“卷”并未结束,它几乎是大学教育的隐形课程。
更有意思的是,这股“卷风”还吹进了婚恋市场。在江苏,独生女因其稀缺性成了特殊的“物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竟成了衡量恋爱距离的新标准。远嫁?那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电动车能飞上天!
因此,我们应当用更轻松的心态来重新审视这场教育界的“饥饿游戏”。童年的记忆,应当是放学后夕阳下的笑声,而非分数与升学的重压。尽管学习重要,但它绝不应该成为成长的全部。我们需要给“教育内卷”松绑,让孩子们重新拥有他们应有的蓝天白云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江苏,高考成绩的再次爆表,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学霸级的实力,更是反映出家长们背后的无限付出。在这条追求高分的路上,每个细节都被精心打磨,哪怕是一台普通的打印机,都被视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助手。这些家庭用具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功能,更在于它们承载着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深切希望和支持。
在这种高压和高期望的环境下,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地提供支持,从提供最佳的学习材料到确保考试资料的即时打印,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孩子成功的渴望。然而,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全面和丰富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仅仅收获知识,更能享受到成长的乐趣。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投资,更是对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筑基。
随着社会进步,教育的意义和目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现代社会,教育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的分数或是达到某种标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公民。
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正确的教育观念尤为重要。他们需要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和高排名。学习的过程应当是愉快和充实的,应该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而不是单纯地压迫他们适应严苛的考试标准。
平衡学业与个人生活也很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适应和成功。家长和教育者应当致力于创造一个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