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看到这份试卷时,既无奈又感慨地表示:“这孩子智商太高,我教不了。”原来,这份试卷并非因为孩子知识掌握不足而成绩不佳,而是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老师都为之惊叹。
试卷上的题目,按照常规的解法应该是中规中矩的答案,但这个孩子却给出了完全超乎想象的回答。例如,一道数学应用题,问“如果一个苹果 5 元,买 3 个需要多少钱?”正常的解法是乘法运算得出 15 元,可这个孩子却写道:“我可以和老板讲讲价,也许不用 15 元。”
语文试卷上,让描述春天的景色,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用优美的语句描绘花红柳绿,而是写:“春天有很多虫子,我不喜欢。”
老师在最初的震惊和无奈之后,也开始反思教育的方式是否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孩子的思维特点。
这个孩子的答案虽然不符合标准答案,但却展示了他独立思考和不随波逐流的特质。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新颖,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也许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他暂时处于“倒数第一”,但谁又能说,这样高智商、有独特想法的孩子,未来不会在某个领域大放异彩呢?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标准答案,更应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