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考是北京市对部分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期末评价进行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即告别统一的期末笔试考卷,采取“闯关” 、表演“脱口秀”、玩游戏等“乐考”的形式。
多数地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形式被大家称为乐考。
“乐考”通常是孩子们排队站好,会以抽签的形式,抽取不同的题目来完成本题目的某道试题,全程用嘴口述完成,不用动笔写,来获取分数。
考试的内容通常以教材要求孩子们掌握的内容为主,都是由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图上的小女孩抽到了背诵《田家四季歌》的内容。抽到纸条后,她会站在监考老师的面前,背诵这篇课文的内容,老师在背诵完之后会马上打分,都是在纸质的名单后面标记上分数。
这个背诵的内容,也是语文教材中要求孩子们掌握的知识。
细心的大家能从现场上看到孩子们排着队,神情比较自然,有的小朋友面带微笑,这样的考试形式,孩子们应该觉得很轻松。
现场中一长排的老师,每个人分工不同,所考的题目不同,分好工就可以开始了。
每个学生抽签完成一项内容之后,老师会在成绩单上标注等级,等级为优或良。
这样的考试形式,大家觉得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测了孩子对语文书中内容的掌握。
这种试题以闯关的形式出现,孩子们会觉得很新奇。每一关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检测,包括语文书中会认字的掌握,词语的朗读,古诗的背诵,以及口语的表达。
除了固定的题目,有一些问题可以随意发挥,比如让孩子看图说话。
孩子们在现场抽签儿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小紧张,当看到抽签的题目都是平时练习的内容,马上显得胸有成竹。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现场面对试题对答如流,现场的老师们也会频繁地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去表达。
这些小学生们觉得以前的考试都是考卷子,现在用嘴说一说就可以了,感觉还不错!
其实整个乐考的过程,老师们认真负责,一看就是提前做好计划的,现场还有老师做疏导,带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有顺序地进行考试,老师们在现场不停的用笔圈圈点点,来标记孩子的成绩。
银川市兴庆区第六小学永康校区执行校长,蒋淑珍说:“一、二年级小学生的作业是不出校门的,在期末考试的形式上,我们采用乐考这样的形式,也是大胆的尝试。”
笔者以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考试的形式在变换,由手写改用嘴说,确有着很大的变化。但是考试的内容还是以教材要求孩子们掌握的内容为主,通过灵活的考试,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放松在快乐中参与考试。
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在减轻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承受能力。
有家长觉得这样的考试形式还好,不过当小朋友到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了书面考试,这个时候,家长会不会有猜盲盒的感觉呢?
其实我觉得不会,考试只是一种检测形式,如果对孩子多一分了解和责任,注重与老师的沟通,通过其他形式也可以完成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检测。
这是“双减”以后,孩子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期末考试。不知道各位家长看到这样的形式,有什么样的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