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同学,在市区一所小学当老师。她说原本建立微信班级交流群,是加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对孩子学习成长都好。但是,后来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总忘做作业或者做错作业。惩罚孩子吧,打不得骂不得,不好管,只能把作业发给家长,让家长督促孩子做。”一位宝妈如是说。
现在,网上关于“孩子的作业,到底由谁负责”的讨论不断。因为,在人们固有的认知里,孩子的作业就应该由老师来负责,像布置作业、督促写作业、批改作业等等,都应该是老师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可是,现在家长已经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孩子的作业当中了。
宝妈姐姐的孩子在读小学四年级,今年寒假放假前,她和孩子同学的家长一样,在微信群里接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一个电子稿,说是要求自己下载打印。姐姐很不理解:老师留作业,不应该统一复印好,发给孩子吗?现在让家长帮忙打印作业,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做也太折腾了,难道是为了给学校省钱?果然,群里家长纷纷站出来说,是老师和学校考虑的不周,这件事情不该家长负责任......
既然学生都知道作业是什么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把作业再发到群里?原因很简单:让家长拥有作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些比较负责任的家长会第一时间根据群里的作业要求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不遗漏任何一个。老师的这一举措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但是,这种举动还是会引发一些家长的误会,一些学生家长表示:希望老师严格一点,全面负责孩子课后作业监督和指导。
为什么老师要让家长打印作业呢?必要的练习必不可少。学校里教科书里的练习和练习册里的练习题在数量上肯定是不够的,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增加练习的数量和难度是必需的。
这是学校的传统习惯。课后作业是有传统保留节目,我们小时候也要加很多练习题的,条件好的学校由老师来刻腊纸油印试题,条件差一些的学校,由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抄了回家做。
现在的条件变好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可以不用油印和手抄了,由微信布置了作业,大家有打印机的在家就打了,没有的,可以在外边打印,价格也非常便宜。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老师为孩子的学校再上心,都无法替代家长给孩子的亲情陪护。而且,让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也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方便给孩子提供帮助。
最关键的是,家长的参与,让孩子知道,家里人在时刻关注他的学习,他也会督促自己把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所以,现在的家长多多少少都会被要求,为孩子的学业出点力。
不过,因为家长的时间、精力、金钱、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参与孩子的作业也不是越多越好。像几个月前,江苏某家长怒退家长群的新闻,就是因为自己为批改孩子写作业,占据了大量个人时间,影响了生活,表示出不满。对此央视还公开表态,不能“绑架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
让孩子知道老师的要求。让孩子明白老师提的要求是不能商量打折的,清晰明了地搞清楚老师提的要求,和对应要做的事情。
给孩子讲明白道理。了解老师的要求,还要让孩子看到老师要求背后的目的,通过多练习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水平,谁能提高得又快又高,谁就是受益者,还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让孩子学会和老师合作,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带领孩子把事情做好。明白了老师的要求和想法,然后迅速地执行到位,把事情分析的结果和要做的事情一一对应起来。让孩子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骤有切身的体会,并把这个体会养成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说难听一些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目标都是孩子的成长.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也好,让家长打印练习题也罢,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业上的进步。而家长对老师行为产生抵触,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正好堵住了孩子所有的进步空间.
孩子的作业最好由家长和老师共同负责。像批改作业、给孩子试卷打分、帮助孩子完成听力作业等,涉及到老师专业领域的事情,最好由老师来完成。像偶尔的打印作业、监督孩子写作业,跑跑腿的事情,家长可以量力而行。
更多的教育圈新闻&动态消息,博实乐万佳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