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一样吗(每年的期末试卷是不是一样的)

期末试卷一样吗(每年的期末试卷是不是一样的)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4 02:25:52

“假如,你预先知道,今天的《大学国文》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一个小时后,你将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你会在这个小时里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假如你会隐身术,你会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大学考试季,常常“神题”倍出。这份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大学国文》的期末试卷,就令人眼前一亮。

图据上游新闻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大学里的学习(尤其是文科),平时记笔记、考前抱佛脚是常态,甚至不时传出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划重点”之类的呼声。而不少老师也抱着不为难学生的心态,有意无意地“放水”……在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杜绝大学生“混日子”的新形势下,担负学业质量检测重任的考试就自然不能“走过场”。值得区分的是,严格考试并不是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考试作用,探索考试形式和内容的适当变革,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要求。

现实中,不少高校和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付诸行动,近年来不时传出的“神题”,便是典型例证:文传学院广告专业卖拖鞋,期末成绩按销量打分;基础写作考试描写监考教师;古代汉语课要求用形状复杂的小篆抄写《说文解字》;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

相比之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大学国文》的期末考试试卷,也毫不逊色。“发下卷子的时候,我当时就笑了,因为这压根不像一张‘正经’的试卷。”“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像是试题!”“这也太有趣了吧!” ……学生们一边笑着一边答题,感觉像是在跟老师进行一场朋友式的对话,让原本紧张的考试一下子变得像聊天一样轻松。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可谓久经“考场”,凡有考试,必设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一方面给了学生方向性的引导,但另一方面也有限制思维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语文之类的学科,标准答案的设立更常常被吐槽。这份“不正经”的试卷,可以说正是尝试着突破这种窠臼。学生可以不用考虑什么是标准答案,只需将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有学生直言,有种“just follow your heart”(只需跟着心走)的感觉,做完后感觉“很爽”。紧张枯燥的考试,居然能考出这样的感觉,善莫大焉!

不是考试,却完全超越“考试”。据命题的蒲俊杰老师称,这些题目是他为学生们“量身准备”的。他自2014年教授《大学国文》起,便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在他看来,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难住”学生,期末考试是最后一次授课。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题目,希望通过这些试题,让同学们回顾本学期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方法和习得的思维。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而如何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也相当重要。考试不仅仅是“考试”,除了检测学生的水平能力之外,其实还负有特别教育的功能。如果把期末考试视作最后一次授课,像蒲俊杰老师一样,那考试命题的思维就自然会发生转变,收获的效果或许更超出寻常。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胡欣红

编辑 汪垠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