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最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了,大概17个附件,过几天给大家精确到每一点进行解读,大致看了下,家长看的意义不是太大,因为课程标准是老师的教学大纲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教材和课时的变化,课程的安排,家长们也不要焦虑太多。
今天给大家介绍家长根据新课程标准如何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如何选择作业难度,做到以下几点:
新的课程标准每一科大概100多业,家长看了也头疼,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者,很难看出什么要求,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原则,那就是以真题导向为主,真题就是最近几年的原题。怎么出,就怎么选择教辅,像《实验班》就很好,都是大量的真题复现。不做偏题、怪题。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前几期给大家介绍了不同的预习教材、同步作业、各种试卷选择、各科的教辅,细心的家长能看出来,后面都注明了不同分数等级的学生,适合用哪个版本。
比如53和学霸提优大试卷肯定是两个极端,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如果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阶段,选择不同的小学奥数版本。
现实:虽然现在双减了,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很少,但是家长一般都给孩子在家选择了几套,如果每科2个的话,那语数外就6本了,还不加科学和信息技术。作业的选择要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所以量一定要把握,如果有能力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挑题做,每种难度的题目选择5道,这样既提高效率,又有针对性,切不可盲目刷题。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作业形式多样是根据每个学科的不同特点来说的,而不是只做题测验。
比如语文:包括四大能力:阅读理解、作文、记忆、半自动化听写能力,那就要多样化的训练,听写默写,遵循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技巧,有针对性的训练。早晨起来背诵需要记忆的东西,而不是泛读,英语也是如此。
特别是科学,现在新课标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对于孩子理化生的启蒙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给孩子做点课本相关的实验,比如天平,测量,显微镜的观测等等。这些都属于实践作业,所以这都体现了作业的多样化!而不仅仅是做题。
这点作为家长,可以说感同身受,以前双减之前,孩子作业都做到很晚,家长布置的作业就更别提了,孩子由于习惯不好,拖拉磨蹭,学习效率相当底下,也在假装努力。有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这就需要控时、控量,说到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6)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造性思维的因素,和实际相结合的题目。【很重要】我是坚决反对题海战术的,刚才说了选择题目一定要有代表性。新课标的出现,各科都体现了创新,题目的新颖性。
语文和英语题目:越来越偏向社会新闻类,考题偏向申论化,阅读理解的多样性更是如此,所以阅读的广泛性,精读和泛读都要结合起来。可以给孩子订一些新闻类杂志,人民日报评论等等,拓宽视野。英语也是如此,为什么现在孩子越来越多的学原版教材,就是因为考题淡化了语法,题材越来越广泛。
数学及科学题目:包括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这次新课标特别重视实践,创新,越来越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只给孩子练计算,就太欠缺了,像市面上的创新设计,王朝霞系列的试卷,都体现出了创新性,新颖性,大家可以尝试下。
以上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文化课的作业,但是新课标更注重对孩子体育,艺术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体育锻炼,多读课外书,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大家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