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考生都希望试卷中写着答案,这样的考试那就太轻松了,还担心考不好吗?还为考试发愁吗?答案写在试卷中?有这么好的事那就太好了,这是可以实现的。
考试的内容都是我们平时学过的知识点,只要将知识点的问题与内容进行一一对应联想, 及“借助词句联想法”,我们用图示演示如下:
借助词句联想法
日→甲→乙……
月→丙→丁……
星→戊→已……
……
能看清楚吗?
所谓借助词句联想法就是借助题外的词句与所需记忆的对象进行一一对应或直接串连联想的一种记忆方法。由于“外援”(如日月星等)中的每个字(或词、句)分担了记忆任务,这样就减轻记忆难度。
我们结合实例具体学习一下这种方法
例如:记忆历史题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二、奖励军功
三、建立县制
四、奖励耕织
我们选择“改革开放”四个字与四条答案要点分别进行联想
这样就变成了:
改——废井田,开阡陌
革——奖励军功
开——建立县制
放——奖励耕织
的形式。
联想:
改——废井田,开阡陌:“改”可想在“悔改”,可假想:商鞅变法中规定把不思悔改的贪污吏扔废井填(废井田)土埋了,并打开他家前门(开阡陌)把财物分发给百姓。
革——奖励军功:“革”想成“皮革”:古代皮革是贵重东西,所以变法中规定将皮革奖励给军功(奖励军功)大的人,军功越大,奖的皮革越多。
开——建立县制:“开”想成“开始”:变法中也开始对王侯建立限制(建立县制)机制,以防对政权构成威胁
放——奖励耕织:“放”想成“放牧”:对放牧多的人奖励耕牛和织布(奖励耕织),以鼓励发展农牧业。
闭眼回忆一下,看是否记住了?
通过“改革开放”一词就把“商鞅变法”的四点内容记住了。这就是借助词句联想法,从题外请“外援”来对记忆对象进行联想。
通过“商鞅变法”一词来记忆“商鞅变法”的四点内容,你可以按照上面的例子自己来完成,相信自己,你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