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参与省份:湖南,湖北,浙江,河北,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安徽,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辽宁、重庆。
注意:2024年新高考省份会再增加7个
一、5大特点情况分析
1、两套试卷虽然表面简单,但作答过程并不简单,处处透露思维,并不是平时简单刷题,就能考高分的。打击机械刷题的逻辑还是没有变的。
2、与以往试卷难度不同,新高考二卷这次难度比新高考一卷难度要大
所以复习过程中不能想法太固化,认为二卷就要简单,我只能做本省的题目,云南的学生就不能做广东重庆的试卷,高考里面没有这个概念,模式不能划分的太清楚,因为高考全国卷命题人都一样,题目是不分省的。
高考30多年了,一年简单一年难这个规律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走出,还得注意。
3、试卷的22道题基本构成与之前高考真题都是一致的,前面详细分析过,可以查看
单选题:前3道为送分题,4到6为基础题型,7到8为综合或者传统难点
多选题:前2道为概念理解,后2道为传统难点
填空题:前2道为基础题型,后2道为传统难点
4、高三复习过程中,方向和规划最重要,模拟考试不等于高考分不清方向,过分关注模拟考试也会吃亏,不能一味的跟着各类模拟卷的方向走,很多学生今年只抓超难题,4月份开始给大家做了分析,高考试题难度会下降,建议抓基础题型,结果很多学生不听劝,因为学校考的题目难,导致有些学生老早放弃了数学或者死磕难题甚至超级难题,导致今年成绩不太好。
5、试题位置会有变动,复习中不能全盘放弃,比如导数突然变简单了,这时候提前放弃导数的同学可能要吃亏了。
试题下载:
2023新高考1卷完整版.pdf
2023年新高考2卷.pdf
二、学生反映强烈的2个问题分析
1.计算大的问题背后的逻辑
计算的问题是由选择的方法和思路决定的,思路不合理硬性求解就会导致复杂。所有计算的背后看起来是算,其实是思维和思路,多思才能少算
比如新高考1卷导数题,选择直接求导就会复杂,谁算都一样。
策略提出公因式ex,设一个新函数h(x),再对这个新函数求导,求导后为一次函数简单得要命,计算再难吗?上面的变形策略,在高考数学解题图谱资料目录中的条件15,页码51页,有专门讲解,第一道题就是这种变形。
比如新高考1卷第8题,直接套公式计算就会复杂
采用曲线救国围魏救赵策略套公式,要计算B不能想着直接到达目标,要关注B身边的邻居、同学C,先搞定同学C,然后就能到达B了。这就是数学解题中的关系策略,背后是一种思维。
计算的目标余弦与正弦有关系,这时先算正弦,根据已知就会很简单,算出后再计算目标余弦,就能顺利完成目标。
比如新高考2卷第4题大家都会,但计算速度可能不一样,分离成两个函数分别判断,2秒就可以看出结果,在解题图谱35页就有方法。
比如新高考2卷第8题,套公式求解就会复杂而且慢,在解题图谱数列章节的第2个条件第121页给了个和之间的公式代入口算就出结果了,很简单。
总结:计算的背后他不是大家感觉的练习少,而是思维和方法欠缺
解题图谱资料从陌生题拆分,30种方法,30种运算,36种图形,160类条件特点五方面总结,免费配套赠送30节视频,可以点击卡片了解
二、做过的题目与高考题目差别在哪里?
认识题目的问题,平时做过的题目可能很多,但是考试中的题目见了能不能认识,如果考试中遇到题不认识,那么你平时做的题目就没有效果,做的题多就只是数量而已,意义不大,这就是目前新高考打击的机械刷题,天天做题,但不认识,不总结,做的题再多都没有成绩。
其实高考题目还是哪些题目,命题人不会凭空创造方法,只不过换了个包装组装而已,就好比下面图片一样:一个人穿不同衣服,看起来的确不同了,但人的身高脸的形状是不会变的,这就是本质,生活中你区分一个人就是通过这个认识的。同样的道理题目不论怎么变,题目中的本质特征是不变的。
做题目的关键就是认识题目中条件的特征,题目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把题目中的条件拆分出来,复杂问题就解决了。
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示范新高考二卷21题
题目中的关键条件:交点在定直线上,在解题图谱第199页就有这个条件,可以看一下:交点在Q,证明:点Q在定直线上。
示范新高考一卷22题
题目中的关键条件:三个点在抛物线上,在解题图谱第139个条件,213页就有这个条件,可以看一下。
比如新高考二卷16题
题目中给出的距离AB这个条件目的就是求解w也就是周期,在图谱91页就有距离求周期的题目,对于图形在98页就有看图形的问题,这个题目就是把几个条件组合到一块了。
题目中给出的边相等:就得利用等腰三角形证明垂直,图谱138页就有垂直的方法提示做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第一问就解决了,第2问坐标系在E就能建立,F的坐标计算不了,在图谱资料142页就有线性表示方法,组合到一块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