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高考还剩最后几天,高考试卷已经在运输的路上,万千学子和家长即将迎来最为关注时刻。
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却是一些学生最后的“疯狂时日”。不知从哪年开始,每年高考前,在一些学校中总会上演这样一幕: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到教学楼前或操场上,手中疯狂地撕扯着书本和试卷,纸片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形成“纸的暴风雪”。
这种群体性疯狂撕书的行为,似乎已逐渐成为一种高考前的“特殊传统”。以至于百度都专门为此做了“高考撕书节”的词条。群体性疯狂撕书的被舆论多有批评,一些学校及学生虽有所收敛,但还是屡禁不止。2024年高考前十天,河南一所中学的高三学生就率先在全国“开撕”。视频中,撕碎的书本如同雪花满天飘落。
对于多年苦读,对于告别过去,学子们这种极端的方式,该有着多大的压抑痛苦,甚至仇恨和终结的意味。此情此景,令人心碎!
也有一些舆论认为,这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有利于考生缓解情绪,使他们轻装上阵。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分析这种群体性行为,它真的只是一种无害的情绪释放,还是其实隐藏着某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疗治的“病症”?
不可否认,高考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无疑是一场压力巨大的人生考验。长期堆积的学习负担、对未来的焦虑以及紧张的情绪,确实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撕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学生们试图摆脱压力束缚的一种方式。但仅仅将其归结为一种简单的宣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行为往往呈现出强烈的群体性特征,学生们在集体氛围的影响下,很容易陷入一种盲目跟从和情绪驱动的状态。他们可能并未真正深入思考过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和潜在影响,更多的只是为了在群体中寻求一种短暂的刺激和归属感。
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学生们在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方面的严重不足。如果撕书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用来缓解压力的方式,那么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某些缺失进行反思。我们的教育,以及家庭,似乎并没有充分教会学生如何以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式去处理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波动。
在现实生活中,当每个人面对各种困境和挑战时,绝不可能总是通过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来解决问题。需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沟通、寻找创新的解决途径,而不是一味地通过破坏和放纵来寻求短暂的解脱。
这种疯狂撕书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量的纸张被随意丢弃,不仅给校园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也给清洁工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当今这个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这样的行为显然与我们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
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对其他低年级的学生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当他们目睹学长学姐们如此疯狂地撕书时,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将其视为一种“很酷”或者“很勇敢”的行为,或者视为一种对学习的“泄愤”,从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进行模仿。而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和危害。长此以往,这种不良的风气可能会在校园中蔓延开来,对整个社会文明和教育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似乎已经根深蒂固的“病症”,该如何去“治疗”呢?学校和家长无疑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责任。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技巧。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组织心理咨询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如何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来释放情绪。同时,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高考前这个特殊时期,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来替代这种疯狂撕书的行为。比如举办毕业晚会、主题班会或者开展团队拓展活动等,让学生们在欢乐和团结的氛围中度过这段紧张的时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释放压力、增进友谊,同时也能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种问题,要加强监管,严防这种不良倾向蔓延和扩散。对放任发生这种事件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应该追究管理责任,特别对于积极领头参与的师生,应该严加处理。对造成严重影响的地方,应该取消高考高点;造成严重影响的责任人,进行治安处罚。
有网友曾对学生们这一行为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点评:“高考前夕,12年的青春,父母的心血,老师的耕耘,同学的友谊,所有的一切就这样轻轻撕碎,夺窗而出,满园飞花。”
试想,在高考前夕,那些曾经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老师,遭受这样一场“纸的暴风雪”,看着这些即将“越狱”般而去学子们,内心将何其苍凉!
也许很多学生是无心的“狂欢”,但却是对教育事业、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莫大“羞辱”。如果没有中国最为公平的考试选拔机制——高考,我想中国社会运行成本将会更高。
因此,高考前群体性疯狂撕书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青春释放,应该从这种现象中深刻反思,汲取教训,通过教育、引导和规范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净化社会环境,真正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们走向成熟、理性和负责任的人生道路,让他们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