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某视频平台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上传的作品中,满地的纸片,有作业本的,教科书的,卷子,文案是“我真的很累了,今天又再次爆发了,这个孩子真的没有救了!”接着平台又陆续给我推送了几个,还有更加绝的,是撕了孩子作业后,还录像孩子的反应,边评价自己与孩子的行为。
本想截图,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涉及到可怜的孩子,我于心不忍。
==我很同情视频中的各位妈妈或者爸爸==
这样的烦躁和绝望,我经历过,我真能体会他们的愤怒,看过我之前的文章《成为一个躺平的妈妈后》的粉丝们都知道我也有一个非常让人脑门充血的丫头。一个错误说了无数次,仍然会错。做作业拖拖拉拉,还有各种歪理来为自己辩解。
很多时候,孩子主动认错了,可能我们还不至于动气,但是这些小顽石总是不断挑战你的底线,而且还要故意激怒你。
特别是有的父母,白天的工作就已经让人身心疲惫,压力倍增。回家了还要面对群里老师的任务,自己的孩子又不配合,我们都是肉身凡胎,怎么可能不被气爆发呢?我们可能会对孩子吼叫,说着伤人的话语,有的可能还会动手,有的也会撕作业。。。。。。
其实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些带有威胁性的惩罚真的有用吗?如果有的对孩子管用,我想一次就够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孩子也疲惫了,家长也把这个事变成了一种毫无用处的发泄。
对于那种用了一次极端手法就让孩子记住的家长,我还真的有点羡慕,毕竟起到了效果,有人说这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们可以通过后期的沟通和道歉来慢慢化解(当然,青春期的孩子这种极端的手法,我一次都不建议用,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也太敏感)。
可多次使用依然没有效果的孩子呢?难道我们要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吗?之前的文章《四、成为一个躺平的妈妈后》里面我介绍了一些方法,我个人认为仅仅适用于10岁以内的孩子,越早越好,进入青春期了,我的招数就没有效果了。这个也要看各个孩子拉,毕竟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撕孩子的作业,是为了给他惩罚,还是发泄我们自己的愤怒==
其次每次发脾气后,我们可以学着先反省一下自己,我为什么发脾气,是被孩子激怒了?还是想给他教训?还是发泄自己的无力感?
--如果是想给教训,一次就够了,如果孩子下次还犯错,那就是这个方法不对,没有用。
--如果是被孩子激怒了,那试着告诉自己,我爱他,我可以让自己忍,如果忍不了,问问自己我是一个成年人,他是个孩子,我怎么可以轻易的被一个孩子左右情绪。
最后,实在忍不了,出门!让自己吹吹风。前段时间,可能因为孩子步入青春期了,变得特别的执拗,我说什么,她就故意不做什么,而且每次讨价还价,让我特别恼火,亲子关系再次紧张起来。
正好那段时间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执勤班,需要早到教室,我和孩子谈了一次话,告诉她我们俩最近关系的紧张和问题,妈妈需要时间慢慢想想,把她送到奶奶家暂住了三天(奶奶家离学校近),我也让自己冷静了三天,孩子再次回来的时候,我们又和好如初。
在矛盾激烈最冲突的时候,我们成年人可以选择抽身而退,让彼此冷静下来,也让孩子在我们身上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
--如果是发泄自己的无力感,那就是做父母的太自私了,你在发泄的同时,可能也把自己在外面受了一天的委屈也发泄到了孩子身上,作业没有完成,只是一个导火索,那么需要改的是你。自私的父母,孩子同样也会自私。
==撕掉孩子的作业,就像撕掉你几天的工作报告==
如果你熬夜加班几天后完成的报告突然没有了,你是不是很绝望。对于孩子来说,自己辛苦完成的作业,一瞬间被自己最亲密的人毁掉,他也觉得很委屈,很痛苦,写得再糟糕,那也是自己的作品。而且第二天还要面对老师的指责,这种压力和恐惧感会布满他小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有的孩子甚至会憎恨你。
如此反复下去,你也会让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厌恶,对自尊越来越麻木,何苦呢?
==善于控制情绪的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你的一句话可以让孩子笑颜如花,也可以轻易地把孩子推到悬崖的边上,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安全;父母的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颓废。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在父母的吼叫和威胁中长大,孩子都希望被人鼓励和认可,特别是来自亲密的父母的欣赏和宽容。
没有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完美,不犯错的,有的善于学习,有的善于运动,有的善于交际,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和自己的孩子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