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阳统招教师《教育综合知识》
笔试真题试卷题型:单选12个多选5个简答4个判断10个案例2个作文1个(书信体)
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0年5月,生活百科全书是哪部法典?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日前教育部印发的《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性竞赛活动必须坚持的导向是()
A.英才教育B.全面教育C.能力教育D.素质教育
3.教育部部长表示,2020年基础教育要在扩容和深化上下功夫。深化教育改革,学前教育要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
A.优化教学方式B.打造优秀教学成果C.幼小科学衔接D.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一个人忽略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别人专业的标准来判断客观事物,其认知方式属于()。A.系统性B.场依存C.整体性D.场独立
5.人类通过观察鸟类翅膀......,发明了飞机。这属于()。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动机强度D.思维定势
6.当下我们强调分层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五育”中为德智体美四育提供实践基础的是()。
A.德育B.美育C.智育D.劳育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明()。
A.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不大B.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C.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不同D.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下列属于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是()。
A.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C.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D.履行监护人职责,抚养未成年人
10.教师赵某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赵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在原学校任教B.赵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在学校任教C.赵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只能从事其他职业D.赵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再取得教师资格
11.某班主任每次成绩出来都会将考试成绩单张贴在显眼处,此班主任的做法是()。
A.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12.学生小李总是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让他停课并回家反省,班主任的做法是()。
A.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B.合法,有助于警示班上其他学生C.不合法,侵犯了小李的受教育权D.不合法,侵犯了小李的人身自由权。
二、多选题13.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下列属于演示法的有()。
A.地理老师使用地球仪让学生识别经纬线B.英语老师使用软件播放歌曲、影片片段C.生物老师解剖青蛙,帮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理结构D.化学老师使用分子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14.班杜拉....观察学习是......观察学习包括()。
A.注意阶段B.保持阶段C.再现阶段D.动机阶段
15.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
A.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B.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C.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16.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内涵的表达,正确的有()。
A.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B.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D.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17.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李老师不仅关心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讲究教学的艺术性,经过他悉心培养,班上学生都品学兼优,李老师的做法体现教师劳动的()
A.目的的特殊性B.对象的特殊性C.工具的特殊性D.结果的特殊性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8.学校对未成年学省承担监护职责。()
19.学生学习成绩好了,家长满意了,教师也就放心了。()
20.对于被强制采取刑事拘留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可以取消其学籍。()
21.教师在上课之前清点学生人数,清楚未到学生的去向。()
22.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
23.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学业成败归因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24.根据知识的表征方式,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以教授陈述性知识为主。()
25.李老师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民主型对孩子的教育最好。()
26.2020年5月,强基计划招生选拔基础学科顶尖有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
27.根据教育部部署,通过开展排查政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坚决导致教育系统的道德底线。()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2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9.简述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
30.微课的主要特点。
31.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人员享有哪些权利?
五、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32.吴老师在一所初中学校任教,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班上有些学生家境贫困,家长让其退学,并带他到广东打工,吴老师知道后急得直跺脚,恳请家长把学校把孩子送回学校,还给家长转账2000元,让他们把孩子送上火车,火车到站后......很快,他便小有名气。一天几位学生的家长找吴老师,希望他能在课后帮助孩子补习,吴老师认为这事有利孩子提高成绩就答应了。补习结束时,家长为了感谢他,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辛苦费,他推辞不过,只好接受。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吴老师补课,随着补课学生人数的增多,他在小区专门找了一间房间补课,并收取一定的辛苦费,家长对吴老师的辅导非常满意,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吴老师的行为。
33.某中学语文组教研氛围浓厚,一天黄老师即将在七年级一班进行《咏雪》公开课,教学《咏雪》是统编教材,朗读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小组交流,品味文中语言等,来更全面的理解《咏雪》的内蕴之美。
(一)学生学情:(大意)A老师说讲解文言文应该一句一句的讲,让学生通篇都理解。B老师说文言文不必要一句一句给学生讲,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阅读量比较大,因此要留给学生自己去理解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方法:(大意)C老师认为在讲解的时候应该一个一个的讲,只用一种方法即可。D老师认为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大声朗读来体会文章当中的角色,体会人物的情感。(三)教材的使用方法:E老师认为汪老师在完成《咏雪》的教学任务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其他文章,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F老师认为王老师这种做法多此一举,教《咏雪》,好好教这一课就行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做好“教教材”这个底线不必拓展。假如你参加了本次教研,即便不是语文教师,也应该有所思考,就上面三个问题的讨论,你分别赞同谁的观点,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六、作文题下面是某班主任教育日记的一段节选: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成绩优秀的小明的妈妈打来的,“张老师您好,听说夏老师还继续教咱们班地理,他虽然很有责任心,但是毕竟年轻,孩子说他上课枯燥,详略不当,而且没有高三教学经验,孩子一生就一次高考,不能让他用咱们班的孩子来练经验,您跟学校讲一下,看能不能换个有经验的老师?”放下电话,作为班主任的我,心情非常复杂。放假前,校长在新高三教师动员会上表示:“每一位新高三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都非常优秀,是经过学校严格考评,慎重考虑以后才确定的,而且每个学科组都有丰富的备考经验,也有成熟的帮带制度,如果有哪个班的家长要求换老师,请这个班的班主任做好沟通工作。”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假如你是这位班主任,请给小明的妈妈写封信说服她,让她打消更换地理老师的念头,圆满地解决这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