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小区门口,感觉有什么在吸引我,我往右边看了看。看见远远的地方,女儿骑着自行车向我驶来。
我有点恍惚,站在原地看着她离我越来越近。女儿一手扶着自行车把手,另一只手挥动着,嘴里叫着:“妈妈,你回来啦,我刚才去玩伴家玩儿了!”
我笑起来,问:“去玩伴家了呀,那你怎么知道这个时间该回家了呢?”女儿骑到我面前,减速了。她说:“玩伴家有钟呀,我是看着时间出发的。”
我跟着她一起回家,她眼睛看向前方,情绪突然低落了。她说:“我这次考得很差。”我从昨天的听写就推测出这次期中考试她肯定会考砸。
我柔声说:“考得很差啊,为什么呢?”女儿看向地上,说:“我的作文得了0分。”我小声问:“为什么呢?”
女儿抬起头看着我,说:“因为题目要求写小虫子的故事,可是我一看到图片上画的小蝴蝶,就写了小蝴蝶的故事。我偏题了。”
我摸摸她的背,点点头说:“原来是偏题了。”女儿把车停好,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要是爸爸知道我考得这么差,肯定会很失望的。”
回到家,女儿冲进房间把试卷拿给我看。我接过试卷,这时姥姥喊我们吃饭了。我把试卷放在书桌上,说:“先去吃饭吧,吃完了我们一起好好看。”
女儿丧气地说:“这次我没有得甲,老师只给我写了‘加油’,我觉得我连丁都不是。”我摸摸她的背,说:“你肯定很难过。”
女儿说:“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看到这个‘加油’,我当时就想哭,但是我忍住了。”姥爷笑着问:“那你现在还想不想哭?想哭就哭吧。”
女儿默默地洗着手,说:“我现在已经哭不出来了。哎,玩伴都比我考得好。”女儿盛好饭,坐下来。她突然站起来,跑进房间把试卷拿了过来。
我把试卷拿过来,放到旁边的柜子上说:“先吃饭。”女儿踮起脚尖把试卷拿下来说:“我想要试卷陪着我。”
她打开试卷说:“你看,这些都是不该错的,我都错了。”我看了一眼她的试卷,把试卷折起来说:“吃饭。”
女儿看了看菜,夹了很小的一块鸡肉。姥姥说:“你夹这么小的干什么,一点肉都没有。夹鸡腿吃呀,鸡腿上肉多。”女儿叹了口气说:“我不想吃。”
姥姥大声说:“什么叫不想吃?”我碰碰姥姥的胳膊,说:“她心情不好所以不想吃,想吃什么就自己夹。”
看她情绪这么低落,我只好把计划提前了。我说:“你觉得这次为什么考得不好呢?”女儿说:“我不知道。”
姥爷看完斯诺克比赛才来到餐桌前。姥爷指着电饭煲旁边掉落的米饭问:“这是谁干的事?”女儿满不在乎地说:“肯定不是我。”
我说:“不是你是谁?刚才是谁盛的饭?”女儿不好意思的笑了,说:“是我。姥爷,对不起。”姥爷把饭粒捡起来丢进垃圾桶。
我说:“你有一个问题,就是明知自己做错了事情还不承认,也不想着去弥补,把漏洞补上。
就像刚才你盛饭的时候把饭掉在桌上,姥爷说你你还不承认。难道你不承认,这件事就不是你做的吗?”女儿看了看我的表情,摇摇头。
我说:“不承认也没用,因为本来就是你做的。后来你承认了错误,但是仅仅只说了一声‘对不起’。可是你看姥爷是怎么做的?姥爷把饭粒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就把你做错的事、造成的问题解决了。”
女儿默默地听着。我说:“就跟这次考试一样。昨晚我给你听写时已经发现了你的漏洞,但是你不想面对不想弥补,自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是有很大问题的。”女儿悄悄看了我一眼,点点头。
我说:“还有一个原因,这次我放手了,其他家长没有放手。”女儿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想想最近两周有多少小朋友下来玩了?玩伴下来玩过吗?”女儿说:“没有。”
我问:“她为什么不下来玩呢?”女儿想了想,说:“她在家复习。”我说:“对呀,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在家督促他们复习。但是我放手了,我把学习交给你自己了。
当我发现问题了,我会告诉你提醒你,但是你不愿意听不愿意改,我就算了,不会逼你。”女儿看着我。
我笑着说:“其实这次考得不好是好事,不然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面对自己的问题。早发现早面对,漏洞就补上了,不然漏洞会越来越大的。”
女儿叹着气说:“哎,我考得这么差你还说这是好事。”我笑着想,这是天大的好事呀,我终于等到你成绩不好的这一天了。女儿好像有了胃口,开始吃饭了。
饭后,我说:“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要及时改正哟。”女儿说:“其实我的看拼音写词语只错了三个,其它有错的也是不该错的。”
我笑着说:“你这一点特别好,总能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女儿害羞地笑着。我问:“你除了看拼音写词语,还有一些内容也错了呀。”
女儿用手抠了抠卷子,说:“这次考试我很紧张,跟以前不一样。我一看到这张卷子是黄色的就觉得很陌生,而且卷子上的字也比以前小一圈。我就很着急,做错了很多。”
我不禁笑了起来,说:“你紧张是因为没准备好,没复习好,跟卷子的颜色、字的大小没有关系。”女儿撅着嘴说:“不是。”
我说:“昨天我说过你在阅读理解上有问题。语文老师针对这次考试写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读给你听。”女儿点点头。
我开始朗读:“本次期中独立作业反映出以下问题:1、部分同学基础不够扎实,尤其是网课期间所学的知识要么没落实,要么全忘了。
现在已经是二年级下学期,考察的内容也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内容,包括对字考察,也不仅仅只是字型,还要考察对字意的掌握(重点字组不同的词)。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预习)要学会举一反三,多思考。”
我看向女儿,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女儿迟疑地说:“老师说,有一些同学的……嗯……”我重新朗读了一遍,说:“概括一下重点,老师想表达什么呢?”
女儿捕捉到了一个词,她说:“要学会举一反三。”我说:“老师强调了‘预习’,你是怎么预习的呢?”女儿说:“在文中圈出生字,用方框画出……”
我又重新朗读了一遍,女儿说:“预习的时候生字要注意。”我问:“怎么注意呢?”女儿摇摇头。
我说:“预习时,老师要求每个生字都要查字典、组词。你是怎么做的呢?”女儿说:“平时,我照着教辅书上抄写词组。”
我说:“老师不是说不让你们照着教辅书抄写吗,你是这么做的呢?”女儿说:“我就会查字典。”我说:“不对,你已经很久没有查过字典了。”女儿狡辩道:“没有啊,我查字典了。”
我说:“你都是想当然地去猜,所以组出来的词都是错的。或者你想不出组词来就会喊我,妈妈,这个字怎么组词呀?我说,自己查字典。你说,不要嘛,查字典太麻烦了,你就告诉我嘛。”
女儿眼神闪了闪。我说:“你不承认也没用,事实摆在眼前了,并不是你不承认事情就会变成你想象的样子。‘想当然’和‘你以为’只能骗骗你自己,其他人都不会受骗。”
女儿想了想,没出声反驳了。我说:“你才二年级,学过的字比较少,你以自己学过的知识去猜去推测,和事实是两回事。所以查字典是非常必要必须做的一步,不能省略。你觉得应该怎么预习生字?”
女儿说:“应该查字典。”我说:“你也可以先组词,再用字典去验证自己所想得对不对。预习要重视起来。”女儿点点头。
我朗读老师写的第二要点:“2、不会做练习。自‘双减’后,做练习的次数大大减少,很多孩子不会做题,有些题型根本没见过,也不会读题,搞不清楚题目的要求,这次的写话就证实了这一点。
很多同学条件反射只看图,但是文字一句也没看,没有弄清楚写话的要求。为了提醒同学们,本次写话跑题的一律不给分。这一部分老师想表达什么呢?”
女儿说:“同学们做题变少了…….不审题。”我说:“其实在说阅读理解有问题。能理解题意的就不会跑题。”女儿难为情地低下头。
我读完女儿写的文章,笑着说:“你写得真好,要不是偏题了,肯定能得高分。”女儿笑着问:“你最喜欢我写的哪个部分?”我说:“我最喜欢小蝴蝶赶时间,乘着蛋壳去小蚂蚁家这一段。特别生动。”
女儿笑着说:“我也最喜欢这一段。我还特意写了这么长,哎,都白费了。”我说:“偏题了,写再多都没有用呀。我记得以前跟你说过,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会被作为作弊处理。还有几种扣分方式,你想知道吗?”女儿点点头。
我说:“偏题就是其中一种,一分都没有。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审题。还有,文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的错误。每个错别字都要扣分的。
比如你的作文没有偏题,条理清晰,生动有趣。老师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就得满分,就要找地方给你扣分,找到错别字就肯定会扣分的。”
女儿说:“还有呢?我还想听这种跟作文扣分有关的。”我说:“你先做到这几点吧。我来看看你重新写的这篇作文。”
女儿说:“我重写的这一篇没有写题目里要求的‘清晨、中午、晚上’,也没用到图画。”我说:“那你又偏题了呀!”女儿说:“是老师说的,因为题目里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也可以不用。”
我朗读一遍题目,说:“题目确实说这几个词语是选择性地用,但是图片旁边并没有标注可以不用图片,反而题目还强调了‘结合下面的图片’,就是说图片必须用。”
女儿尴尬地扯了扯嘴角。我说:“记得审题,对于题目说一定要用的内容就必须用上,像这种可用可不用的,保险起见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词用在作文里。
你看,‘清晨、中午、晚上’很适合用在题目要求的‘小虫子的一天’里呀,题目并没有故意为难你。”女儿点点头。
我朗读完她的作文,兴奋地站起来,大声说:“你写得太好了!太让我感动了!你怎么可以写出这么有趣的作文来呀!看完你的作文,我都想当一只小虫子了!你看,如果你触动了我,我就会真实的表现出来。”
女儿开心地笑了。我平复了一下心情,说:“这篇作文里有错别字,要改一下,还有这句小虫子说的话,有一点不通顺,你想想这么修改。”女儿提起笔,犹豫了一下又把笔放下。
她说:“这是老师要改的,应该交给老师批改。”我哭笑不得地说:“这不是还没交给老师吗?有机会改当然要改呀。”女儿思索着。
我拉着她的手说:“交给老师之前,你要把作文里明显的错处改正,知道为什么吗?”女儿摇摇头。
我说:“因为有明显的错处,老师就直接给你扣分了,那你每次都只知道扣分在错字、标点符号上,你就不知道怎么还能写得更好,或者怎么得更高的分数。”
顿了顿,我说:“这也是你试探老师的机会。如果你的文章扣题准确,条理通顺,让人读了心旷神怡,且没有明显的错处。老师就必须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你就能逼着老师出厉害的招数了。”
女儿说:“啊,这样会不会不好?”我说:“这是正当的比试呀,你就能知道老师还会在哪些地方给你扣分,就能……”
女儿眼睛一亮,抢着说:“我知道了,我写的时候就能避开老师的后招。”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对,就是这个意思。”女儿拿起橡皮,修改了自己的错别字。
这里是小火苗成长日记[惊呆][惊呆]
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