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试卷打印现场(老师用草稿纸打印试卷)

早年试卷打印现场(老师用草稿纸打印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2 21:59:12

1955年10月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一天,饱受异国他乡之苦的钱学森,携同妻子蒋英以及他们年幼的儿女,终于踏上了归国的征途,重新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切与温暖,那种在美国所经历的所有困苦和内心的压抑,似乎在踏上祖国大地的瞬间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在回国的旅途中,钱学森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他回想起了许多过往的片段。童年的玩伴、与妻子蒋英青梅竹马的岁月,以及在交大那段充实而美好的学习时光,都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钱学森,这位1911年出生于上海的科学巨匠,他的祖籍是风景秀丽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身为吴越王钱镠的第33世孙,他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期望。他的父亲钱均夫,早年曾东渡日本留学,钱家可谓是江南一带的名门望族。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钱学森自然从小就接受了优质的教育。父亲钱均夫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钱均夫不仅向钱学森传授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更让他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因此,钱学森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在国学和书法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1923年9月,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随后又顺利进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学习。他一直都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谦恭的态度。

有一次,在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的试卷被老师评为了满分100分,因为他的答案无懈可击。然而,钱学森在仔细检查后却发现,自己因为疏忽将“NS”写成了“N”。于是,他主动找到老师,要求将分数改为96分。这件事让老师深受感动,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将他“严谨治学”的事迹在校内广为传颂。那份96分的试卷,也被学校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了下来。

如今,这份试卷已经成为了一份重要的历史见证。当它被公开展览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许多观众都惊叹于试卷上那工整的字迹,简直如同“印刷体”一般。在清晰工整的同时,又透露着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份试卷不仅展示了钱学森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更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除了这份试卷外,钱学森的国立交通大学毕业证也是一份宝贵的文物。毕业证上的字都是手写而成,与英文版的毕业证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英文版的毕业证书是打印出来的,所以字迹相差巨大。从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对于书法的重视,以及治学上的严谨态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会如此珍视并长久保存钱学森的试卷了。

钱学森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