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语交流试卷分析(一年级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年级口语交流试卷分析(一年级口语交际专项训练及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2 20:05:49

三、表达与交流

写作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材料有很多,要学会围绕中心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1.口语交流

(1)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

(2)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

(3)要通过细节描写(描述)让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丰满。

(4)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助词,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深刻。

(5)时间不少于3分钟,表达要流畅,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避免方言土语。

2.写作实践

习作不少于500字。

3.习作赏析

用赏析课文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赏析。

(1)文中关键语句和段落赏析。

(2)文中的细节描写及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 短文两篇》导学案

一、初读略知大意

1.阅读“预习”提示,明确阅读重点:了解“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两种文体的文言作品。

2.参考注释或工具书,阅读全文略知课文大意,尝试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

2.通读全文,有不明白的地方再看看课下注释。

3.在弄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

三、细读课文,积累整理

借助学习工具、课下注释、工具书等积累和整理语文知识,特别注意已经标注出来的自己刚才没弄懂的地方。

学习工具

文言实词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学习工具

文言虚词

《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则]就。

2.无丝竹之乱耳。

[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学习工具

文言句式

1.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2. 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是花中的隐士。

[……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学习工具

文学常识

1.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陋室铭》《秋词》是其名作。

2.子云,即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四、研读课文,把握重点。

结合课后习题,把握重点内容。

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2.《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3.《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4.“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

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 何陋之有?

(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友人惭,下车引之。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熟读成诵,内化吸收

1.反复地朗读课文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边读边感受文中的人物高洁的志趣,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阅读体验。

2.用楷书默写这两篇短文。注意把默写错误的地方用红色笔标注出来并在下面再默写几遍。

六、素养与检测

仿照试卷或课后习题的样子,设置一些题目来考考你的同学,也请同学设置一些题目来考考你自己。

七下第17课《短文两篇》检(自)测

七、拓展与运用

借助工具书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并说说文中人物有着怎样的志趣。

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款留,忘形笑语。

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斯而已。(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节选白陶明《五柳先生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