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院校,考研界一直就有“水旱区”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地域考研阅卷的松紧程度问题,这就说明,对于考研上岸,其实有时候也不取决于单独的一个分数,还可能取决于当地的阅卷有多严格。
在考试之前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阅卷流程,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答题要点,获得更高的分数。大家可以在做模拟题的时候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评卷老师,你会给你自己的考卷多少分呢?
“水、旱区”(阅卷难度)划分
根据研友的认证以及网上大多数考研人最认同的说法, 我们可以将全国的城市进行这样的水旱区划分:
1、玩命极旱区:北京、浙江、四川
北京又是首都又是名校多,它的批改当然是极其严格的,每年都有不少其实水平不差的同学报北京的院校但是连国家线都没有过,而且有些特别有名的北京院校专业也不像常规的只有专业课两本书,在初试就可能给你八九本参考书呢。
而浙江和四川每年的报名人数都是排名前列,它们都可以排在第一梯队。
2、大旱区:天津、福建、江苏
这三者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当地经济实力强劲而且地理位置都极其优越,拥有不少实力强劲的院校。
以南开大学为例,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增加,报录比也是比例让人望而却步,阅卷当然也是很严格的。
3、旱区:上海
上海有不少知名院校,比如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4、适中区:湖北、广东
这些地区考研阅卷程度处于中等地位,专业课真题有些难度。
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学生会在择校方面有些许犹豫,但还是会被吸引,广东的985和211数量比较少,但是知名院校多,选择这儿的学生更多看重发展和机遇。
5、小水区:山东、安徽、甘肃、湖南
阅卷相对来说比较松,真题这几年出的也是越来越难,但相对来说还是稍微简单些,比起大水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批改的严格程度稍微不那么高。
6、大水区:陕西、河南、辽宁、吉林、江西、广西、内蒙、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重庆
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高校,相对来说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211和 985院校。
7、洪水区:云南、贵州、黑龙江、青海、海南
以上地区大多位于国家线划定的2区,很多考生调剂时都会选择这些地区的院校,初试阅卷倒不会特别严格,但是调剂就还挺难调剂的。
8、神秘区:西藏
神秘区就不多说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懂的都懂,但是近两年,由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西藏大学也成为很多想进211考研人的选择,所以报考人数也是呈现递增趋势。
这种划分虽说没有“官方”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评判要素——
报考人数,来分析它靠不靠谱,心里有个底,报考人数越多的省份,判卷标准也越高。
专业课由报考院校的老师进行评卷,公共课则是由你所报考院校所在的省或直辖市进行统一评卷。
阅卷松紧程度可以进行划分,针对公共课而言,首先和生源数量有关,对于偏远地区而言,一志愿生源本来就少,如果阅卷过于严格,上线人数就达不到指标;而对于生源充足的地区而言,为了筛选优秀的生源,阅卷相对严苛,才能有效拉开答卷的档次。
其次从生源质量方面来讲,如果一个地区是热门报考地区,竞争激烈,生源普遍较好,老师批改的试卷很多都很优秀,突然来一个一般的试卷,自然分数就低些。
反之生源质量偏差的地区,表现一般的分数自然会高一些。
在初试时,报考统一地区的同学,大家都是统一套阅卷标准,你被压分同样你的对手也会被压分。在同样压分的情况下,你的分数高,自然就是你胜出。
顺利进入复试,你的竞争对手就只有通过初试的那部分人,目标院校的答题标准也是适用于所有人,不偏不倚。
而自命题专业课的评分标准差异就会更明显。自命题专业课由招生单位阅卷,从命题到阅卷,评价标准有一些差异也是在所难免。但这种不同,最大的影响就是调剂,对于报考一志愿来说,并无影响。
当你一志愿失利,面临调剂的时候,在旱区考试的大部分同水平考生的成绩没有水区的考生的成绩高,初试分数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很“吃亏”了。
从往年为了划分答卷档次或者故意压分的院校也有存在过,这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是想接受本科原本就是“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若是这种现象,就不是阅卷难度难不难的问题了,而是“再来一年”的问题了。
初试阅卷流程?
统考科目试卷阅卷工作一般是由各省市考试院主管负责,自命题科目试卷一般是由报考院校专业导师阅卷,评卷人员在统一的地方进行封闭式阅卷。
一般情况下,阅卷工作组分为以下六个小组,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
六个工作组共同协作:
①人工评卷组
负责所有统考科目主观题评卷。
②机阅统分组
负责所有统考科目客观题评卷,负责成绩录入、校对、数据处理等工作。
③复核组
负责主观题试卷计分的复核和登分。
④试卷调度组
负责试卷接收、整理、分发、回收和保管。
⑤纪检组
负责全部评卷工作各环节的纪检监察。
⑥后勤与保卫组
负责评卷期间的后勤保障与保卫工作。
从2013年起,全国硕士硏究生考试统考科目均实行网上统一评卷,并对阅卷现场全程录像。
网上阅卷前,先将考生的答题卡进行扫描,即将答题卡由“物质流”转换为“电子流”,再通过阅卷服务器将图片分发给阅卷人员进行评阅。
1、培训
在一栋戒备森严的楼中,每个阅卷老师分一个题目,在阅卷的这几天中就批阅这一个题目。会有人培训阅卷老师,怎么批改这道题,回答成什么样子得多少分。
2、试批
通过试批,把握松紧度,统一不同阅卷老师的尺度。
3、正式批卷子
每个题目中,要根据得分点批改出3-5(取决于标准答案)个“小分”,用圆圈圈起来,把小分加起来就是这个题的得分,写在题目旁边的方格里并签名,然后再把分数写到试卷第一页的统分栏并签名。
正值考研最后冲刺时期,好多同学都在做模拟考试,考研人对近五年的国家线进行了汇总整理,大家可依据历年国家线变化做个大致估算,看看自己的模拟考试分数距离想要上线还有多少差距,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查缺补漏。
去年分数线上涨情况:
哲学上涨15分、经济学上涨12分
法学上涨14分、教育学上涨14分
文学上涨12分、历史学上涨15分
理学上涨10分、工科涨了10分
农学不升不降、医学上涨10分
军事学不升不降、管理学上涨12分
艺术上涨15分、体育上涨15分
一个字:“卷”!
其实划分“水、旱区”更多的是用另一种角度去综合看待考研这件事情,只要是对自己的定位准确,相信自己并积极备考,目标院校明确,水、旱区怎么会把你吓倒呢!
要旱大家一起旱,要水一起水,不用害怕。不管是水区还是旱区,复习好了,都是我们的得分区!剩下为数不多的备考天数,祝大家所想皆所愿,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