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金鑫
6月14日,青岛中考进入第二天,当天下午的道法和物理考试因为时间较近,考生不出考点,中间无需家长接送。虽然考试强度略大,但对考生来说,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一下午的考试结束以后,考生对于道法试题的反映大都为:难度适中,题目很灵活,开放性较强。
开放性强,新质生产力入道法考题
来自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的史博玄同学在物理中考结束前半小时走出考点,他告诉记者,“道法试题挺灵活的,不是特别难,印象深刻的一个题目是联系了当下的热点话题——新质生产力”,史同学表示,自己主要从国家发展战略作答,涉及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有当今的绿色发展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
采访中,不少考生提到,在道法试题的第一道大题中,考查了集体生活对个人的作用,“是以主题的形式考的,更多的是考我们的应用,题目很贴合实际”,杨若宸同学表示,道法考查了一些平常没有背过的东西,更偏重于内在素养,“题目开放性很强,除了有几道题目答案不太确定之外,道法考试还是比较顺手的。”
强化读题能力,紧抓关键词
“试卷没有考书上死记硬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材料中提到的”,考生宋泽昊告诉记者, 整张试卷选择题比较简单,“大题还是经典的一个评析、一个法律,加一个红色文化和新质生产力的题目,只要平常好好听课,做好训练,作答就会比较好。”
毕安卓同学补充说道,道法考试偏重于传统文化、红色基因和爱国教育等主题,“感觉出题人是想训练我们读题的能力,只要抓住关键词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
设问更灵活,紧贴新课标
“核心考点没变,但是设问方式更加灵活了。”青岛银海学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张美晨告诉记者,道德与法治考试结束后,孩子们普遍反映“难度适中”,“但设问的灵活性,对部分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她表示,通过学生反馈,原先第一个大题都是经典的人物评析题,今年换了个角度,更从学情出发,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今年的试题更导向孩子的核心素养、责任意识、政治认同、分析能力以及提取有效材料的能力。”她说道。
“试题的灵活度更注重考查孩子对材料的感知,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论述,非常符合新课标。”针对今年的试题变化,张美晨老师提醒新初三学子综合性学习,而不是单纯背诵知识点,“未来,孩子们要更关注实时政治,不只是大政方针的变化,还要深入了解采取的政策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影响。比如青岛的口袋公园,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她表示,道德与法治也需要综合思考,整体进行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