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基础题错怎么写试卷分析(考试分析错题原因怎么写)

考试基础题错怎么写试卷分析(考试分析错题原因怎么写)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2 15:57:39

1.【单项选择题]某景区多家旅行社、饭店、商店和客运公司共同签订《关于加强服务协同提高服务水平的决定》,约定了统一的收费方式、服务标准和收入分配方案。有人认为此举构成横向垄断协议。根据《反垄断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只要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的经营者达成协调市场行为的协议就违反该法。

B.只要经营者之间的协议涉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标准等问题就违反该法。

C.如经营者之间的协议有利于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就不违反该法。

D.如经营者之间的协议不具备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就不违反该法。

参考答案|1设题陷阱与常见错误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界定是以其是否排除限制竞争为标准;反之则不属于垄断协议。即使经营者之间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虽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影响,但该类协议在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有利影响要大于其对竞争的不利影响,因此法律规定对其豁免即排除适用反垄断法的规定。

解题思路与方法分析:根据《反垄断法》第16条的相关规定,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该题中《关于加强服务协同提高服务水平的决定》实系垄断协议。从概念来看垄断协议的本质是反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不能仅根据表现形式中有"协调"行为就认定为垄断协议故A项错误D项正确。

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的相关规定,即使构成垄断协议经营者尚有7种豁免情形,适用前5种情形时经营者证明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也不被《反垄断法》禁止。从该条来看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认定坚持实质认定标准即使构成固定价格协议也不一定违法。

另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第1款第2项的相关规定,经营者统一标准若符合豁免事由就不一定违法故B项错误。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第1款第2项、第3项和第2款的相关规定,经营者无法证明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竞争且使消费者受益时也违法,故C项错误。

·2.【单项选择题]某燃气公司在办理燃气入户前要求用户缴纳一笔"预付气费款"否则不予供气,待不再用气时用户可申请返还该款项。经查该款项在用户日常购气中不能冲抵燃气费。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反垄断机构执法时应界定该公司所涉相关市场。B.只要该公司在当地独家经营就能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C.如该公司的上游气源企业向其收取预付款,该公司就可向客户收取预付气费款。

地县政府规定了"一个地域只能有一家燃气供应企业",故该公司行为不构成垄断。

参考答案1设题陷阱与常见错误分析:在传统经济中能源型公用事业一般都获准实行垄断经营,其经营活动由国家实行监管。故《反垄断法》第8条规定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同时要求该行业的经营者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如果考生依据案情并结合县政府另有规定,凭借对《反垄断法》第61条第2款的模糊认识容易误选D解题思路与方法分析。根据《反垄断法》第15条第22条第3款的规定,依据逻辑先界定"相关市场",再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最后确定有无滥用行为"故A项正确。

根据《反垄断法》第23条的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可见"市场份额"只是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因素之一,不能仅根据"独家"就认定其具有支配地位。

且根据第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可见即使该公司被推定具有支配地位,有证据证明其不具有该地位的,也不应当认定故B项错误。

《反垄断法》第22条第1款第5项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可见正当理由是准确行为违法性的事由,而上游企业收取预付款不能成为该公司转嫁经营成本的正当事由,故C项错误。

根据《反垄断法》第8条第2款的规定,特殊行业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经营者是否构成垄断行为更不能根据政府规定来认定,且《反垄断法》第45条禁止行政机关制定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故D项错误。

·3.【单项选择题]某蛋糕店开业之初为扩大影响增加销售出钱雇人排队抢购,不久该店门口便时常排起长队,销售盛况的照片也频频出现于网络等媒体,附近同类店家生意随之清淡。对此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的营销行为B.构成混淆行为C.构成虚假宣传行为D.构成商业贿赂行为。

参考答案2设题陷阱与常见错误分析|宣传商品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商品宣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倘若在宣传中进行了误导就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也不得利用其他经营者组织的虚假交易等方式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考生若不理解虚假宣传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实质也易误选ABD项|解题思路与方法分析|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的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而该蛋糕店出钱雇人排队,人为营造"供不应求"的紧俏气氛进行销售诱导吸引消费者注意足以误导消费者,还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非正当的营销行为故A项错误。

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还强调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系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故A项错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