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全: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过去,鉴往知今,分析2020年中考试题及答卷情况,为做好2021年中考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在此,我依据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析,谈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建议。
一、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2020年陕西省历史中考试题发生四大变化:开卷变闭卷、合卷变分卷、分值增大、题型新变化。
(二)命题特点。
从总体看,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关注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着眼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过渡衔接,努力为进一步历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回归教材内容,关注基础知识
今年中考历史第一次实行闭卷考试,试题立足初中历史教材,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包括历史人物、事件、成就、现象、概念等,关注历史发展线索与阶段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例如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选做题“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7分)。
2.突出历史主干,凸显学科素养
试题考查的多为历史上关键节点和重要人物、事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或者产生重大意义的杰出帝王、重大历史事件等。例如选择题第1题“赵匡胤”第4题“八七会议”第5题“延安”等;选做题第16题“文景之治”,第17题“贞观之治”;第19题“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等。
3.围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
2020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高,这对于今后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例如选择题第5题“延安”、第9题“全球化从无序到有序”;填空题第11题“镐京”和“大都”、第12题“经济重心南移”第15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体现了历史时空观念的要求。选择题第7题、第8题、第10题对“历史解释”的要求。第18题、19题材料解析题,集中体现了对学生“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4.以历史为鉴镜,面向未来发展
试题题目选择了具有鲜明时代性、全球性的主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引领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更要面向人类未来。例如第18题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不仅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也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第19题从全球视野,认识英国、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分析西方国家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二、学生答卷情况反映存在问题
1.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十分薄弱
由于之前中考历史为开卷,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很少,理解也不够到位,这是导致成绩低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题、填空题、选做题集中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学生答题准确率较低,填空题平均得分为2.94分。主要问题是:错别字较多,答案不完整,有张冠李戴现象,第一个填空错误率较高,时间记忆不清楚。优秀试卷较少。说明学生在闭卷考试背景下,对历史学习的不够重视,学习方法的欠缺。选做题16题和17题。主要考察“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相关措施。总分试题7分,学生平均得分为2.71分,得分区间为:0分,13.85%;1分,11.44%;2分,16.8%;3分,22.43%;4分,19.79%;5分,11.44;6分,3.97%;7分,0.31%。
2. 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有误
由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包括内涵与外延、阶段与性质、原因与影响等,只是不完整的记忆,或者本身认识就不到位,因此表现在答卷中,面对问题出现大面积的白卷和空白,或者是支离破碎的词语堆砌。有的表述错误、书写错误等,表述中存在大量的错别字,书写格式较为混乱,没有逻辑条理,优秀试卷比较少。例如第18题。空白卷比较多,书写潦草!
3.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十分欠缺
目前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阅读与理解能力差,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例如第18题。本题考核的内容是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总分是10分,平均分只有3.09。第一小题中考核的内容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相关史实,原因与影响!学生可以写出相关史实,巴黎合会外交失败的原因答得比较多,但是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只是机械地抄袭材料内容,或者答非所问。图C的材料归纳内容可以看出学生不会归纳材料,不能读懂材料意思!第19题考察的是“城市化发展与治理”,契合社会热点,中外关联,运用四则材料两幅图片一个表格展示了近代英国中国美国城市卫生发展概括。史料阅读体现了历史学科特色,学生试卷空白不作,基本只字未写,有的不按题意作答,胡写或大段抄材料。得分基本在1-5分之间。部分学生能从材料概括出信息点,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到位或写不出。
三、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课标》研究,把握历史教学方向
一是认真学习《课程标准》(2011版),甚至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了解新时代国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与期望,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立教学的方向;认真阅读并研究新的初中历史教材,准确定位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等。
二是加强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成人成才联系起来,与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的任务结合起来。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突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该做到按照历史学科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讲清知识要点、培养思维能力、传授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课堂复习由重知识转变为重能力;考点解读由重单一知识讲解,变为重多个知识的综合;把握历史整体性、时序性、阶段性的意识;对历史资料的整合运用,如《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后材料阅读等;习题训练由重数量变为重质量,更有针对性;试题讲解有“解”更有“讲”,重视解题方法与规律的归纳;
3.激发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必须动起来,从心动、手动,到脑动、行动。从对教材目录到单元导读,从课题到课前提示,从正文内容到小字部分,从文中资料到课后练习题,一字一句地去阅读、理解,学生必须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整合,否则不算真正掌握。 教师不光要把学生放出去,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迁移、升华等。
4.中外历史对比,整体结构学习
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历史人物、事件一定要放在历史发展的时间纵线和多维空间中去考查,不能单一的割裂开来,也不能静止地区认识。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的唯物史观、历史时空观、史料解读与实证、历史解释与分析、家国情怀的熏染。例如,从历史的时序性、空间性,建构历史的知识体系,从时空的角度去认识与分析历史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进一步从单一的知识到知识的体系,从表面的史实到深层的认识,从对知识的掌握到素养的形成,需要老师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作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收获。
编辑:刘昕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新新小学生》《新新初中生》《新新幼儿》等报刊。
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