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不到,娃又经过了七八次各种单元小测验。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测验比我们小时候可多多了,这是采用心理学上“感觉适应”的教育方式吗?目的是让考试成为一种习惯,就不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每逢考试必揪心?~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赤裸裸的从小学开始就进入了高考冲刺阶段啊!果然不能输在起跑线~
第一学期的时候,老师还会在群里通知一下家长,明天考试!自从教育部规定,不允许在微信QQ群里布置作业啦~于是,连什么时候考试我们都不知道了。
有时候娃心情好会回来说下,有时候带着红叉的卷子回来我们才知道考过试了。
知道要考试的前一晚,我就跟娃一同进入了奋战阶段……
背课文 听写 说笔划 组词 做习题 ……
然而学渣娃丝毫没有准备上前线的激动感和焦虑感,反而是我这个妈,打鸡血式的亢奋!感觉这场考试就决定了你是学霸还是学渣了!
第二天,这个完全不把学习和考试当回事的娃,果然又带着满卷的红XX回来了
说不生气是假的,但是得忍住,忍住,再忍住
“妈妈,老师说试卷要订正,然后家长签字!”
看着娃一脸轻松地样子,我该不该让她这个年纪承担不该有的沉重?
前几天陪娃上兴趣班的时候,听到一位妈妈吐槽隔壁小学的二三年级某位老师,每次考完试回来,都要求家长写五百字的反思!
有一次家长没有写,于是让孩子放学留下来写完才可以回家!
这个操作让我震撼了!
娃考试,让家长写反思?还每次都要写五百字?家长做错什么啦?
我看着娃一叠试卷,思考着如果是我,应该怎么反思?对不起老师,我没有帮娃复习好?这个操作不太对吧,我已经努力的陪着娃复习了……
对不起老师,我没有带着娃好好学习?不对啊,娃好好学习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吧?一看就没诚意啊!
还是……
对不起老师,我没有让娃好好重视这次考试?每周都要重视两三次,是不是有点太心累?这么频繁的考试难道不是为了让娃把考试不当回事吗?
亦或是……
对不起学校,我没有生个学霸娃,拖学校后腿了?这个我没办法了,总不能塞回去重生吧?我也想啊
那么最后再反思一下,
我没有把娃教好?这个反思是不是老师更应该来做一下呢?
反思回去,我虽不是个全职妈妈,但是为了娃的学习,我也是用绳命在战斗……
为了娃能开心的参与学校演出,中午顾不上吃饭,饿着肚子冲到学校帮小朋友化妆,送到场地;
为了积极配合学校的家长护岗,比自己上班还要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到学校门口站岗;
为了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更是拔了奶奶种的花、抓了奶奶养的小金鱼,送到学校装扮植物角、动物角;
为了辅导娃的学习,回到家后不再碰手机,一直到娃上床休息……
更不用说,之前在朋友圈、微博里疯传的,那些为了指导孩子作业,去做了心脏搭桥的妈妈们。
那这个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何处呢?难不成在这位老师的眼中,学习不好考试考差就是家长的问题?
或者说在这位老师的眼中,她已经完全尽到责任了,成功地甩掉了锅?
父母是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孩子的成绩也不尽然完全让家长来反思的吧?
那么,完全把反思抛给家长的学校,是不是更应该要好好地反思一下呢?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