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一下半期考试结束了,老师给家长们做了个分析,很庆幸儿子能遇到一位优秀且负责的老师,感恩!
以下是老师分析的全文:
一、半期考试成绩分析。1、 从年级前20名(老师内部查阅,未公开)看,每多1分甚至多0.5分,就是一个名次,这个年级学风好,竞争大,这种竞争大是好现象。
2、 部分同学已经出现了偏科现象,语数外三科,如果其中的任意一科出现偏科,就很危险,以后考高中和即使考上高中,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很困难了。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注意,任意一科都不要掉队,在各科都优秀的情况下,一定要突出优势科目。
3、 小科目是获得好名次的加分项。小科目要在95分左右,你的名次在年级上才有竞争力。这次孩子们的小科目,有许多科目达到满分,挺厉害的!为这些孩子点赞!
4、 家长要坚信:我们班没有差生!落后的原因分析:
(1) 孩子方面——孩子目前落后,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融入紧张有序的初中生活,还没有完成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变。
(2) 家长方面——家长的督促没有落到实处!对老师的要求,没有具体落实,只是流于形式!这样相对“不负责”的思想,导致了本来就不够自觉的孩子学会了钻空子,孩子察觉到家长没有对学校老师的要求引起重视,孩子也会采用“斗智斗勇”的战术和家长、老师周旋。
(3) 请家长正确看待成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初中阶段要经历无数次考试,孩子们就是在一次一次考试中改进自己的习惯、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耐挫力。心态很重要,请正确看待你一定会是优秀的孩子。
二、“双减”后,家长和孩子该怎样应对?1、教育回归学校后,孩子更容易拉开差距。
2、指望孩子自觉,那还要父母干什么?
3、孩子真正的自律,从来都是管出来的。
4、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做榜样。
探讨:1、教育回归学校后,孩子更容易拉开差距。
- “双减”不自觉的孩子更加无所事事。
- 孩子在家的表现完全不同。有的玩手机,有的坚持阅读,或者下楼跳跳绳跑跑步。
- 我想,大部分孩子学习是被动的,你不逼他他就不学,你一逼他他就耍赖。而尖子生学习从来是自觉的,主动的,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学得更系统全面,在家中靠自己的安排,学得更加积极主动。难怪有老师提出:“双减”之后,“5 2=0”的情况会更加严峻。
- 试想,学渣本来就在学校里混日子,刚学的东西眨眼就忘光,回家后还只顾着玩,不学习,跟学霸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努力付出是成正比的,不努力的孩子只会沦为庸人。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学习自觉性。
探讨:2、指望孩子自觉,那还要父母干什么?
- 然而,依然有家长觉得管孩子学习不是自己的事。他们以不会辅导为由,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他们对孩子并不了解,还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觉。
- 这样一来,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自觉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本不可能有好的学习表现。
-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没有自觉也没有意志力。作为父母,必须从一开始给孩子立规矩,做得好,就夸他,做得不对,就罚他,约束孩子的行为。
- 心理学家珍妮·艾尼姆指出:“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观念和教育方法。”任何好行为、好习惯,都必须先由父母教导,孩子才能学会。任何孩子的自律,若没有父母长期的耐心监督和严格教导,是不可能形成的。
探讨:3、孩子真正的自律,从来都是管出来的。
朋友圈里,一个8岁男孩早起晨读的视频火了。男孩每天6:30起床洗漱,然后大声晨读10多分钟,如今已经坚持400多天了。
一开始,男孩并不能坚持下来,但妈妈坚持每天提醒他,督促他,和他一起读书。他妈妈说,以前儿子很喜欢看电视,自从开始读书后,家里的电视就再没开过了。
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狠得下心管教孩子、长期坚持督促孩子的父母。
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所说:“孩子的修养,根植于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来源于父母的教育。”
作为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表现不合规范时,就要及时指出并纠正,这是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一步。
有时候,孩子需要适当的强制,需要父母在他开始松懈的时候逼一逼,推一把,这是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二步。
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既需要批评指正,也需要表扬认可,鼓励孩子表现得更自觉,增强孩子的信心与动力,这是培养孩子的第三步。
“他律”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但为了孩子,再辛苦都值得。
好的教育,永远需要父母的奋力托举。想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从培养他的自律意识开始。
探讨:4、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做榜样。
- 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沉迷打麻将、玩手机的父母,不要怪孩子不自觉、不努力,因为混乱的生活,给不了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榜样的力量。
- 只有能够严以律己,坚持学习,积极进取的父母,才能活成孩子钦佩的样子,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孩子才能从父母身上学到自律,努力和上进。
- 培养自律的孩子,低阶是合理管束,高阶是做好榜样。可能有的家长连“低阶”都没有达到!
- 最成功的父母,就是做孩子的好榜样,用自己的优秀带动孩子的进步。
- 前段时间,一个男孩看了妈妈笔记后,内疚到大哭的视频走红网络。
- 视频中,这个小男孩无意中翻到妈妈的学习笔记,惊讶于妈妈也要学习。他在认真看完妈妈的笔记后,突然眼眶发红,开始抽泣,并哽咽着在妈妈怀里说:“对不起,妈妈,我没有好好学习。”
-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有时候不需要使用多复杂的教育方法,不需要对孩子说教多复杂的大道理,只需要做好榜样,做好孩子人生的教科书。为人父母,不是要放弃自己,而是要放弃很多不好的自己。只有当父母率先活成阳光,才能照亮孩子成长的路,照亮孩子的未来。
- 最后,分享作家王凯的一段话:想要孩子自律而优秀,父母必须从有了孩子那一刻开始二次成长,用自律砍掉自己身上不好的枝枝杈杈,把自己培养成一棵笔直伟岸的参天大树。孩子只有这株小树苗才能照着父母的样子去生长,长成父母想象中自立而优秀的模样。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