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解教学目标(试卷讲解的教案模板)

试卷讲解教学目标(试卷讲解的教案模板)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2 00:15:03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它展开。在初中教师资格证第三科目教学设计试题中,教学目标是每年必考的一项内容。常见试题是第二项要求:“恰当地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针对这部分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的含义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效果。

二、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是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美术教材提供的内容和要求。

确立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熟悉、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阐述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概念,规定了美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教师掌握美术教材、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依据。

(2)阅读、理解美术教材。阅读、研究美术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整体情况,理清各教材之间的关系,准确确定本学期、本单元、本班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教学目标。

(3)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有科学依据,又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国家要求和学生的现状、发展需要和主要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

3.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美术学科教学目标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美术课程总目标,美术课程总目标设定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规定了初中美术各教学领域的具体目标,即美术课程目标的分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一堂课或一个教学活动单元中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到什么程度。

知识技能目标是基本目标,包括: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工艺;学习美术欣赏、评论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学生首先要学习美术知识技能,没有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美术课程就根本取消了,没有美术课程,其他目标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知识与技能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建设祖国的必然要求。

写作技能:

知道、理解、领悟、学习、认识、领悟、获得、掌握、运用等。

例:《简明视觉符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了解标志的含义、特点、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方法。

2. 流程和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学生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核心目标,包括: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参与各类艺术活动,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改善环境和生活。

学生必须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体会艺术学习的独特性,了解和掌握艺术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自我推动者和终身学习者。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规范指导,它以大纲的方式引领课堂教学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方法,突出知识和技能结果目标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强调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和创新。这里的过程和方法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过程,更是艺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写作技能:

通过...讨论、归纳、交流、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欣赏比较等...熟悉、体验、探索、培养...能力/习惯。

例:《简洁的视觉符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问题情境中符号的表达方法和构成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形成或者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优先目标,包括: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包括对艺术本身的兴趣和态度,因为它直接导致艺术学习的延续,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因为这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人们对亲身经历的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它们是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体验性目标,情感性是艺术的基本品质,是艺术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

写作技能:

体验...感受、产生...共鸣、培育...精神、培养...情操等。

(从兴趣、科学态度、情感等角度)

例:《简明视觉符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将欣赏与设计活动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和欣赏标志的艺术美。

4.课堂教学目标与

美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各有各的内容,又存在着交叉重叠。

“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生成情感目标的土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起着整合、促进和升华的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理解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本质问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整合效果,有效指导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