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河南2024年高考录取的分数线,早已经公布。
估计家里有孩子高考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笔锋所指,心之所向,得偿所愿。
但还有一部分人,估计和我一样,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有太大感觉。
毕竟,单单看今年的数据,的确也看不出太多猫腻。
然而,昨夜表哥的一番话,却激起我的好奇心,让我不得不重新看了一遍河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再比如,河南理科本二的录取分数线是396分,本科一批的录取分数线是511分。
表哥有点羡慕,若是这等分数线放在当年,他也可以上二本了。
他不说,我还真没注意。
比如,今年河南的文科本二录取分数线是428分,本科一批则是521分。
2007年我考大学的时候,高考成绩印象中是529分,的确是要比现在理科本一录取分数线511分高了几分。
我当时给的解释是,现在的大学多了,而且学校扩招的现象比较多,所以这群学生是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便利。
但我回过神来又想了一番,心中突然蹦出了一个疑问。
录取分数线的降低,有没有可能是现在的学生,没之前学习用功了呢?
1.河南历年分数线展示然后,我特地找了一下近10来年的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
请看下面两张图,分别是2006年到2024年,文理科,一本到三本的录取分数线。
由于截图太长,分辨率受到影响,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又重新做了汇总。
2017年之后,三本和二本合二为一,本二录取分数成为本科录取的下限。
所以,下面图形中,2006年-2016年的二本,我是用一律用三本代替的。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把历年的文科和理科录取分数线,都做了两个表,一个是柱状图,一个是折线图。
下面是河南历年文科录取分数线的柱状图。
然后下面是河南文科历年录取分数线的折线图。
下面是河南历年理科历年录取分数线的柱状图。
然后是河南历年理科录取分数线折线图。
2.一个现象呼之欲出细心的网友,如果坚持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
尽管上面的柱状图,或许显现得不明显,但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眼的趋势。
自2006年起,本科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大体上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直到2017年,这一趋势才有所缓和,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
然而,跟2006年相比,整体下滑的程度依然很严重。
2006年,
文科一本的录取分数线高达591分,理科一本的录取分数线是590分
到了2024年,
文科录取分数线降至521分,理科则降至511分,
文科分数下滑了整整70分,理科下滑了79分。
再来看本科二批的录取分数线。
2006年,
文科本二的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理科本二的录取分数线为525分。
然而,到了2024年,
文科本二的录取分数线已降至428分,理科本二的录取分数线则降至396分。
这意味着文科录取分数线下降了89分,理科更是下降了恐怖的129分。
3.咱不得不说的担忧关于河南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大幅下滑的潜在原因,有很多。
比如,二本和三本合并,所带来的冲击尚未褪去。
再比如,河南各所高校持续扩招,更多学生享受到了进入本科院校的福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教育资源,使得录取分数线呈现下滑趋势。
再者,河南新增了众多本科院校,拿我们信阳为例,就引入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多所知名学府。
录取分数线下降,估计家长和学生都求之不得,但我担忧的是现在高考学生的学习状态。
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告诉我们,2013年,录取分数线有一个明显的下滑弧度,随后一直处于低位,直到2017年后才有所回升。
录取分数线的降低,意味着学生整体平均分数的下降,似乎学生的成绩受到了某种因素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恰好是4G元年。
从那时起,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学生们沟通联络的标配。
此前,那么问题来了。
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是否真的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呢?
上述的观点,以及下面的分析,仅限于我的猜测,大家也可以补充,帮忙找一下录取分数线的原因。
但我觉得学生们成绩下降,进而引起高考录取分数线降低,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庆幸的是,从2017年开始,似乎学生们在智能手机和学习之间找到了平衡,成绩回暖,进而又推动了录取分数线的上升。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希望高考录取分数线稳步上升。
当然,并不是有意为难高考的学生。
只是潜意识觉得,录取分数线的拉升,说明了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发力了。
不过,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虽然有所回暖,但能否真正恢复到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高位,仍然值得怀疑。
4.写到最后我一直对现在向高考发起冲刺的学生,持有很好的观感。
他们身上有阳光、自信与青春的靓丽,也有特立独行与我行我素的张扬。
然而,对于他们某些人的发展,我确实深感忧虑。
第一,这些孩子与我们80后、70后甚至60后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
在我们那个时代,家庭有很严重的生存危机,但他们大部分人衣食无忧。
想要手机,父母便会毫不犹豫地花钱。
第二,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他们所能接触的信息量,与我们之前所接触的信息量,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那一代,最初只能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后来也偶尔可以在网吧的电脑上,接触到外界凌乱的信息。
而现在的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全方位地接触到各种信息。
信息的太过繁杂,但他们却没有自我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反而有可能被无效信息裹挟,影响他们判断、选择、奋进。
当然,这些影响,也包括冲刺高考的动力和勇气。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一些孩子,早早地迷失了方向。
他们看到的花花世界,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喜欢,但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却鲜有人能想清楚。
手机中获取的信息诱惑,放大了他们急功近利的欲望。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一些孩子,可能已经不再将高考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为他们觉得有更好的途径。
我当然希望,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下降,并非因为学生们的懈怠,而是由于题目难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我更希望,他们面对高考的时候,保持认真,因为高考所能带来的机会和公平,是其他途径很难给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