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卷子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牵牛花(三年级下册牵牛花课外阅读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卷子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牵牛花(三年级下册牵牛花课外阅读及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0 09:17:30

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

1.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 )(2)江海汇合之处。( )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2.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

十分春: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A.梅和雪 B.梅和诗 C.雪和诗 D.梅、雪、诗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类文阅读-10 爬山虎的脚

1.牵牛花娃娃

蒲华清

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zāo cáo)里撒(sàn sǎ)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

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

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chànɡ zhànɡ)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突然转换话题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照样子仿写一句:

4.牵牛花藤儿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5.你还知道哪些攀爬的植物?请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2.爬山虎的脚

蒋林霖

奶奶喜欢种花草,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四季花开不断。然而,奶奶最喜欢的还数那爬山虎。

爬山虎爬满了院内的西墙。那些长大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叠,( )不留一点缝隙。远远望去,就像一堵绿色的墙, 更像一条绿色的挂毯。

我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一次,我不小心被爬山虎的藤绊倒。我爬起来,气呼呼地把爬山虎的藤往下乱拉乱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扯断几根藤,露出一片空白。可过了几天,叶子又填满了空白,我不服气又去拉。这时候,奶奶看见了,乐呵呵地说:“乖乖,别扯了,那爬山虎可凶呢!它的脚牢牢地巴住墙哩!”

“咦,爬山虎还有脚?”我新奇地叫奶奶指给我看。奶奶扒开爬山虎的叶子,指着里面对我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你看,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就是脚。它的脚原来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都是嫩红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那些丝触墙时,变成鲜红的小圆片巴住墙,使浅红的嫩茎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

我瞪大眼睛,听着奶奶绘声绘色的描述。

停了一会儿,奶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你要记住,做人就要像爬山虎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向上攀登,才能不断进取啊!”听了奶奶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也爱上了爬山虎。

(选自《钓星星的小老鼠》)

1.“绘声绘色”的意思是 。请用“绘声绘色”造句:

2.文章括号中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

A.虽……但…… B.既……也……

C.既……又…… D.尽管……还……

3.从文中找出描述爬山虎的脚的句子,用“ ”画出来。

4.爬山虎带给大家怎样的启示?

5.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试着描述一下。


类文阅读-11 蟋蟀的住宅

1.与昆虫为伴的人(节选)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前小溪流水,村外山野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小小的法布尔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不论是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花丛中的蝴蝶,他都喜欢。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于是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深秋的夜晚,法布尔突然听见房屋背后、荒草滩里响起一阵“唧──唧唧唧”的虫鸣声,声音清脆好听。

“奶奶,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尔问。祖母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许……是狼。”法布尔挡不住虫鸣的诱惑,他悄悄地开了门,摸黑到草丛中去,想看个究竟。

法布尔七岁那年,家里送他到邻村的一所小学读书。老师是一位动物爱好者,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和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法布尔在学校除了读书,还学到了不少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法布尔对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一天,父亲赶集回来,给他买了一张动物挂图和一本寓言集。寓言集里有许多昆虫的精美插图,法布尔爱不释手,并逐渐痴迷上了对昆虫的研究。

(选自《让孩子受益的榜样故事》)

1. “爱不释手”的意思是 ,请你用这个词语造句:

2.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动词。

水里( )的鱼 空中( )的鸟 地上( )的马

3.法布尔听见 “唧──唧唧唧”的虫鸣声,你还知道哪些虫鸣的声音?

4.读了短文,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简要描述一下。

5.你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呢?简要地说明一下。

2.红蚂蚁(节选)

红蚂蚁的山寨建在那些废墟上。它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夏日的午后,红蚂蚁出征的队伍常映入我的眼帘,这支队伍大约有五六米长。当它们确信附近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候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荒草的枯叶中。

终于,它们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儿女送给了强盜。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回去的情形。

一次,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塘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成了鱼的果腹美味。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有一天,我监视到红蚂蚁出征,进入了黑蚂蚁的家。我在红蚂蚁走过的路旁撒小石子做了记号,红蚂蚁战胜黑蚂蚁之后,便沿着那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了。我用叶子阻断了它们的路,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与蜜蜂区别很大,它们不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依然可以回到原来的家。

1.“山寨”的本义是指 。文中的“山寨”是指

2. 根据下面的解释找出文中词语。

(1)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

(2)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

(3)好像没有了,又好像出现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红蚂蚁出征的队伍

B.红蚂蚁掠夺之后回巢的情形。

C.红蚂蚁和黑蚂蚁的厮杀过程。

D.红蚂蚁列队向黑蚂蚁巢穴行进时的情形。

4.为什么红蚂蚁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5.红蚂蚁每次出征后是怎么回家的?

第三单元 逗人喜爱的黄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小黄燕除了吃小米外,还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它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个人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家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偶然——( ) 内疚——( ) 灵敏——( ) 希望———( )

2.读读文章最后一段,用"要是…·……也会…"写一句话。(3分)

3.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明白了什么呢?选一选。( )(3分)

A.爷爷奶奶让"我"喂养小黄燕,是让"我"学会照顾这个小动物。

B.小黄燕用自己的行动,让"我"学会了爱整洁。

C.小黄燕教"我"学会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躁。

4.填空。(8分)

小作者对小黄燕的态度经历了从 到注意它、 它的过程。通过观察,小作者觉得小黄燕 。黄燕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