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试卷公司(哪里找免费的中小学试卷电子版)

中小学试卷公司(哪里找免费的中小学试卷电子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19 13:07:06

江苏常州一份初中试卷被指出现较多的华为元素,引发舆论热议。

6月27日,常州市教育局方面回应称,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倡和鼓励讲述中国故事,华为是代表性企业之一。整张试卷以华为为主情境,考察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每个元素也对应着一个地理学科知识点考点。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就曾以华为手机品牌介绍视频为素材出题。答题时,学生需观看视频,然后在试卷上填写“华为的国际通行证是什么?A.品质 B.设计 C.功能”等问题的答案。出题人称,“希望考题的案例离学生近一点,没有距离。”

“苏宁、淘宝、拼多多、京东……打开手机,哪一个应用程序不能购买这款防蚊扣?”同在2019年,南京市栖霞区金陵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上,出现了这样的题目。出题人也称,“绝对没有商业植入的问题”,因为“这些品牌早已融入孩子日常生活中”。

也是在2019年,网络及媒体反映上海杨浦区中考二模卷含大量“饿了么”内容,被指广告植入。杨浦区教育局回应中表达歉意。(澎湃新闻网6月28日报道)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争议。有的网友认为,将真实品牌写入试卷材料,更贴近生活。也有网友表达了反对意见。

衡量一种存在争议的做法是否合理,可以通过置换其中元素来进行判断。比如,将常州、洛阳涧西区的试卷中的华为,替换为其他国产品牌,或者外资品牌,是否会让人产生或者增加违和感?如果“苹果”、“亚马逊”、“星巴克”出现在试卷中会让人感觉不那么恰当,那么这些外资品牌的中国竞争品牌,出现在试卷中,其合理性也值得探究。

常州市教育局的回应很有意思,“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倡和鼓励讲述中国故事”这个表述当然是对的,但是这是否应当推导出“中国故事”=“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泛化表述,是否又等于某一个具体的品牌,这就是个问题。

按照常州市教育局对于“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倡和鼓励讲述中国故事”的阐释,国内保留中国国籍的演员、歌手,也都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故事”的讲述人,那么在试卷中能不能出现某个“爱豆”演员的电视剧、电影剧情、人物人设,甚至明星的八卦新闻,还有就是某个著名歌手的歌词呢?

我国而今是世界唯一保留了工业全门类,许多产业领域产能和技术水平位于全球领先的国家。宣传好,推介好中国品牌,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但是,越是如此,就需要确保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科教材、试卷保持基本的纯正性,不成为某一个具体品牌进行品牌包装、广告输出甚至营销推广的载体。以华为为例,哪怕在其最有优势的业务领域,也依然有其他中国品牌存在,如果试卷堂而皇之地宣传一家企业,这意味着对于其他中国品牌丧失了这么一个宣讲平台和空间,意味着相当程度上的不公平。

而且,从澎湃新闻网的报道来看,无论是常州,还是洛阳涧西区、南京栖霞区、上海杨浦区,相关考试试卷的考题设计,其实完全不必要植入品牌。也就是说,去品牌化的试题叙述,并不足以导致学生读不懂材料,并不会破坏试题设计的完整性。

很多试题也好,文章也好,去掉品牌无损于意思表达,比如材料、文章提到某人喝咖啡,并不需要标注其去了某个具体的品牌咖啡店,或是购买了某个品牌的速溶咖啡、咖啡豆(粉)。这种情况下,如果材料、文章仍然刻意如此,就不免有广告植入的嫌疑,或者叙述者故意借此来表达其他意思。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