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印小学生卷子的公众号(有什么公众号免费打印中小学试卷)

可以打印小学生卷子的公众号(有什么公众号免费打印中小学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19 12:51:07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张高娟

近几年,不仅中小学有校园公众号,一些年级、班级也开起了公众号。

新学期,不少家长发现,班级公众号也“卷”起来了,图文、视频齐上阵,排版精美,更新频率也不低。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班级管理的创新,记录孩子的成长,展示班级文化,增加凝聚力。也有人觉得,班级公众号受众面不广,占用了运营的老师或家长过多时间,不仅鸡肋,还可能引发负面影响。

开设班级公众号的原因是什么?谁在运营?是负担还是利好?

本想简单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没想到被卷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七年级,热心的她早早报名了班级家委会。第一次家委开会时,有妈妈提出来做个班级公众号,记录班级的活动、孩子们的成长。

家委里有几位全职妈妈,时间相对自由,其中有两位还做过微信公众号,很快就分好工。“主要是前期的主题策划、文稿撰写和编排,比较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擅长摄影、做视频的家长,照片、视频都是简单处理。”

图源:视觉中国

王女士说,今年8月底班级公众号开张,内容是孩子们的军训生活,反响不错:“我们做的推文比较简短,排版简单,班主任老师也没有任何要求,做下来还是比较轻松的。”但9月初,家委群里,大家不时发来了其他的班级公众号,王女士很快感觉到大家不淡定了。

“我们班的推文,一篇就五六百字,隔壁班一上来就是几千字,文笔优美,不光有图,还有视频,排版也非常精致。一比较,我们的显得有点low,输得很惨。还有其他学校的班级公众号,不仅有军训,还有暑假作业分享、班级同学介绍等等专题。”王女士说,看到“别人家”的公众号既丰富又专业,压力一下子来了,卷吧,太累,不卷吧,自己看不过去。

两年运营班级公众号

有意外收获

家长蔡女士曾是儿子初中班级公众号的主要运营人。

“我们的初中班级公众号是几位家长合作的,主要记录班级的活动内容和班级文化建设。”她说,儿子的初中班级,有家长擅长文案,还有摄影爱好者和视频制作的能手,大家一拍即合,组成了一个团队,班主任老师则负责协调和审核。

“每位家长的性格脾气都不同,前期的磨合花了一些时间,后来就比较顺利了。”她分析,公众号运营顺利,最大的原因是团队合作愉快,大家的目标很一致,好好记录孩子的初中,而且都很热心。她表示,推文制作基本是周末,通常会花上半天时间做文字编辑、图片筛选,修改后发给其他家长和班主任一起审看修改。“我们有原则,因为是班级的公众号,内容会照顾到大多数的孩子。但我们对排版、阅读量等没有特别的追求,所以心态比较放松。毕竟做公众号和教育孩子、装修一样,如果追求完美,就没有止境了。”

她表示,现在儿子已经读高中,回想当时做班级公众号,还是觉得很有意义。“公众号可以呈现的内容比较丰富,对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很有效果,而且主题活动后有图文呈现,对孩子们也有正向的激励作用。我和几个家长每次梳理、编辑,看到孩子们的照片,还是很激动,很有成就感的。”蔡女士说,儿子的电脑水平不错,会排版,周末也会参与制作,到初二时,几个同学还一起约着周末凑一起做公众号。

“家长的参与,也会和孩子有更多的沟通,孩子也会感受家长对他的学习、生活、伙伴、班级有更多的了解和关心,内心对家长更认可。”蔡女士表示,儿子因为初中参与做公众号,也了解了一些内容传播的心得,“比如什么样的文字传播效果更好,他在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方面,后来也做了不少积累和分享,对成长有很多正向的帮助。”

近七年运营班级公众号

让孩子有全世界的读者

“尚书房读写教室”,是杭州市天长小学的史剑波老师为学生创办的班级公众号,2016年底首发推文,目前已经发表了近500篇原创文章。

在这个班级公众号中,史老师迎来又送走几届学生,但孩子们一直是绝对的主角。每周,他会利用休息时间写作、编辑公众号文章。

史老师开设班级公众号的初衷,是想给孩子们的习作寻找更多的读者。在他看来,真实的写作必定是伴随着读者意识的,儿童习作,没有读者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要为每一个孩子的习作寻找读者,这读者会是老师,会是同学,会是其他家长,会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公众号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关注公众号的人,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文章有那么多人在看,成就感会很大。”

史老师给学生每周编辑的《三味周刊》,也因为班级公众号的呈现被更多人读到。目前,《三味周刊》已经持续333期,点评文字超过一百万字,其中有对学生习作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建议,也有与学生就做人做事、价值观、人生观的探讨,还有针对学生间的嫌隙、隔阂与学生真诚的心灵对话。

公众号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史老师对于开设的“尚书房读书会”的复盘。在创办《三味周刊》后,史老师每两周会选择一本课外书与学生共读,并利用周六下午的时间,与学生、家长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阅读交流与分享。“在读书会后,孩子们的收获是否可以更大?”在思考后,史老师用文字复盘读书会,回顾整个流程、阅读单的设计等等,“希望通过公众号,和孩子们进行文字的交流,家长看了也可以和孩子有讨论,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史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观察、思考的记录,剖析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提供相应的对策,也成为了公众号的一块重要的内容。“很多家长可能习惯借鉴过往或者周边的朋友、同事的经验,做‘经验式的父母’,而我希望,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努力,引导家长们尝试做‘学术式的父母’,探讨家庭教育,解决问题,缓解焦虑。通过一些文章,聊聊遇到问题如何自然应对,成功处置,可能对家长会有帮助,如果能够改变一点东西,就很值得。”

另外,史老师也经常用大篇幅文章来夸赞某一个学生的进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可被鼓励。当发现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后,用四五千字去描述他成长进步的细节,告诉孩子,老师为他骄傲,一个微小的改变,都会被看到。而且有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孩子会更优秀,更有动力。”

用什么样的态度、决心和方法用好它,最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班级公众号,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记录班级活动、展示学生的作业、作品等,从运营人来看,主要为班主任或家委。

有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想尝试做班级公众号,希望用爱凝聚孩子和家长,但因为太忙一直拖着,一直到这个暑假,终于下决心开设了公众号,记录班级的点滴。“我特别学习了排版、视频剪辑,目前都是自己在承担,主要是孩子们的作文和班级的总结,更新频率很低。想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实在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找家长帮忙,又担心给家长压力。”

图源:视觉中国

贺林(化名)是一位初中班主任。她告诉记者,上届初一时,同年级的各班都开设了公众号,运营一年后,图文筛选编辑打印做成了一本成长册,每位同学和家长都参与,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她又成为了新一届新初一的班主任,但并没有选择开设公众号。在她看来,班级公众号的开设需要契机。

“上一届,我和几位家委都有一样的想法,而且刚好有相关的资源,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做起来也没有太大负担。做公众号最大的目的,是留下班级的成长痕迹,如果硬做,或者去应付,就失去了原本的初心。这一届班级,我们用班级相册的方式来记录孩子们的活动、成长,我觉得也一样能达到目的。”

“家长其实很希望记录孩子的童年,做班级公众号很有意义,但靠一个人很难完成,需要老师和其他家长一起支持。”一位五年级孩子家长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有这个想法,也在班级里提过建议,但班主任和其他家长热情不高,一直没有成行。

还有家长表示,参与了一段时期的班级公众号制作,过程很辛苦,但关注度不高。“忙活半天也没几个人看。有时候实在没选题硬想很尴尬。更可怕的是如果要求达到一定的阅读量,需要转发评论,就更折腾甚至变味了。”

在特级教师、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的郑英老师看来,许多事都是利弊共存,开设班级公众号也是。好处是显见的,可以记录班级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可以宣传班级以期增强凝聚力和自信心等。但也有其短板,比如限于篇幅而往往只能取用部分图片而舍了大部分,同时关注的群体基本限于家长,有时还会为了追求效果而忽视了活动本身的目的等。

“我本人没有开设班级公众号,因为我的朋友圈群体很庞大,几乎所有家长都加了好友,用朋友圈宣传班级和孩子的方式非常灵活机动,且极具实效性。同时,充分利用钉钉里的班级圈,这样所有相关图片都可以发布在主题里,而且所有家庭都可以直接参与。”

“不管是老师的朋友圈、班级圈活动展示还是公众号等,都是一种途径和方式。在使用前充分评估它的利弊,保持初心,用什么样的态度、决心和方法用好它,才是最关键的。而可能存在的弊端,可以预先想办法解决。办法的创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而目的都是同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