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lóng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①它将把kuì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②它将被酸雨冲刷,③它将被飓风抚平,④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改为陈述句: 。(2分)
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以及词语解释,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是( )(2分)
A.“kuì败”在此处是“失败”的意思,应写成“溃败”,“菲薄”在此处是“自大”的意思,“菲”应读成“fēi”
B.“kuì败”在此处是“贫乏”的意思,应写成“匮败”,“犄角”在此处是“动物的角”的意思,“犄”应读成“qí”。
C.“lóng起”在此处是“凑起”的意思,应写成“拢起”,“犄角”在此处是“棱角”的意思,“犄”应读成“jī”。
D.“lóng起”在此处是“鼓起”的意思,应写成“隆起”,“菲薄”在此处是“轻视”的意思,“菲”应读成“fěi”。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中的“始终”在句中作状语。
B.“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喜欢言论”。
C.“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这句话是递进关系复句。
D.“肥沃的土地”“眺望高山”“歇息片刻”这三个短语的类型不同。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1)《长沙过贾谊宅》中“寂寂江山摇落处, !”两句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
(2)《行路难》中,“ , ”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这两句含典故的诗来表达诗人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4)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用“ , ”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
二、阅读(45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
材料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材料二: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日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日:惟君子则有朋。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6、两则材料中出现的人物,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分)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 则有去国怀乡 以之事国
B.是进亦忧,退亦忧 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C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D.而或长烟一空 终始如一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3分)
9、“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3分)
10、给下面一句话用/ 断句,断三处。(3分)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1、按照欧阳修《朋党论》的观点,你认为范仲淹与欧阳修是不是“朋党"?联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简述理由。(3分)
(二)(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沾衣欲湿杏花雨
六十三年前,我升入初一,在这所陌生的中学里,同学之间往来不多,大家都显得有些孤独,可能和我的心思一样,很希望能找到朋友,可以更快地融入班集体里,让自己的心爽朗一些。
非常奇怪,我的第一个朋友,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他比我高两个年级,读初三。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我们是怎么认识的了。
他叫小秋,人特别白净,长得也英俊,这是他留给我最初的印象。
那天,一路上,他不断向我讲起了好多书,我不仅没有读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听他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和人家的差距那么大,便谦恭地听他讲,不敢插话,生怕露怯。
有这样一位同学做朋友,真是太好了,可以帮助我打开眼界,好好向他学习。一个小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身边出现朋友,不仅是能玩在一起的朋友,更需要能够学在一起的朋友。
小秋出现在我面前,有些突然,有点儿像横空出世的侠客,特意前来帮助我一样,给我很多意外的收获,让我看见了眼前一片晚霞似锦,是那样的明亮璀璨,令人向往。
小秋对我讲起的很多书名,我都没有记住,只记住一本《千家诗》。我听说过这本书,但没有看过。他对我说:比起《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收录的都是律诗和绝句,简单好懂,也好背,好记,更适合咱们这样年龄的人读。
他告诉我他家有《千家诗》,可以借给我看。
上午第一节课前,小秋到我们班的教室门前,招呼我出来,把这本《千家诗》借给了我。
这是一本年头很老的线装书,纸页很旧,已经发黄,很薄,很脆,竖排的字体,每一页,下面半页是一首诗,上面半页是一幅画,画的都是古时候的人物和风景,和这首诗相配。我很怕把书弄坏,回家后,立刻包上了书皮。我买了两个横格本,开始抄上面的古诗。每天抄几首,一直把这一本《千家诗》抄完。抄录的第一首诗,是宋代志南和尚写的七言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有一天周六,我匆匆吃过午饭,想抓紧时间赶去文化宫。在食堂门口,遇见了小秋。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他正准备考高中,学习紧张。见到他,我挺高兴的,不知道他在食堂门口是特意等我的。他先去教室找,没有找到,问了同学后,来到食堂。也不知道他吃没吃午饭。
他问我下午准备去哪儿? 我告诉他去文化宫图书馆。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两人来到文化宫图书馆,各抱着一本书,像老猫一样蜷缩在软椅上,待了整整一下午。
黄昏时分,我们走出文化宫,穿过天安门广场,一直到拐进我家住的老街。我知道他是特意陪我走到这里的,不知道他陪我一下午,是有事情对我说,一直有些犹豫,憋了一下午。
我指着旁边的有轨电车,挺感谢地对他说:你快回家吧!
我们在等车,他忽然对我说:明天星期天,你有空吗?
我这才明显感到他明天有事,他陪了我一下午,其实就为要说这句话和这件事的,便忙对他说:有空!有空!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让你陪我去一趟东北旺。
东北旺?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这个陌生的地名,让我觉得不在城里,一定挺远。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非要去那里? 但他决定要去,而且是想让我陪他一起去,肯定是有要紧事情的。
我对他说了句:行啊,没问题!心里还是有些好奇,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他:有什么事情吗?
他说:说来话长,明天在路上告诉你!
行!我立刻答道。听他的语气,看他的神情,我明白,他中午就来找我,又陪我看了一下午的书,鼓足了勇气让我明天陪他去东北旺,是对我友情的表示,还有什么比朋友之间的友情更重要呢?
第二天早晨,天有些阴,风有些料峭。我早早赶到电车站,想自己离车站近,早点儿来,别让小秋等。谁想到,远远看见小秋站在电车站前了。
在车上,小秋对我讲了去东北旺的原因。他的父亲犯了什么经济案,到劳教农场劳教六年。这个劳教农场,就在东北旺。
他说,每一次来,坐在长途汽车上,心情都特别难受,特别想有个伴儿能陪陪自己,自己也好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但是,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找谁说呢? 所以,犹豫了好久,想到了你!我想,你不会嘲笑我,看不起我……
小秋这样对我说,让我好感动,我知道这是友情带来最真诚的信任,我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那一年,我十三岁,小秋十五岁,一对这样年龄的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这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没有什么额外要求,只要那么一点点的陪伴,和你的倾听与理解。
我真的没有想到,平常那么好学向上又那么开朗的人,竟然有着这样的难言之隐。父亲带给他的压力,深深地藏在他的心里。听完小秋的话,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望望小秋,他并没有望我,而是扭过头望着车窗外。①窗外的云彩压得很低,像要下雨。
那天见到小秋爸爸的具体情景,记不太清了,只记住一个场面,他爸爸伸出两个胳膊,让我们两个一人抱着他的一只胳膊,在上面打镖悠。
我们从东北旺回到城里,天已黄昏。我送他坐上有轨电车的那一瞬间,趁着车门没关,一步紧跟着也迈上了电车。小秋吃惊地问我:你这是干嘛呀!
我对他说:我送送你!
这个念头,是他上车那一瞬间突然冒出来的。我不想在这一天他一个人回家。
他望望我,没再说话。有些拥挤的车厢,挤得我们两人常会碰撞一起。从来没有挨得那样近过,能闻得见他身上的汗味,甚至能听到怦怦的心跳声。我想,他肯定一样,也闻得见我身上的汗味,听得见我的心跳。那时,我想这应该就是友情的味道,友情的心跳吧!
下了车,我们默默地走着,没有说话。分手告别时,他突然伸出双臂,拥抱住了我。②那一刻,稀疏的街灯亮了起来,在越发晦暗而阴云笼罩的夜色中,浑黄的灯光洒在我们的肩头。
返程的途中,憋了一天的雨,终于下了起来,不大,如丝似缕,沾衣欲湿。(有删改)
12、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表格中填写相关内容。(4分)
“我”与小秋交往的事情 | “我”的外在表现或内心感受 |
小秋给“我”讲书,① | 谦虚地听,很高兴结识这样的朋友;包书皮,对这本书很珍惜。 |
小秋陪“我”去图书馆,送“我”到老街。 | 很高兴,对小秋心存感激。 |
小秋请“我”陪他去东北旺。 | ② |
③ | 感动,觉得这是友情带来的最真诚的信任。 |
“我”坐车送小秋,小秋与“我”拥抱告别。 | ④ |
13、“人特别白净,长得也英俊,这是他留给我最初的印象”。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小秋又给“我”留下哪些印象?(4分)
1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文中①②处画线的景物描写中,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
15、文章题目《沾衣欲湿杏花雨》意蕴隽永,请谈谈你对此文题目的理解。(4分)
(三)(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考前如何减压
①针对同学们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我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进行积极的减压,使考前心态平稳,心理放松,有助于取得好成绩。
②一是观念减压法。就是改变对考试的看法,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观念和非理性想法,重新评估和认识整个考试,寻找新的意义和积极的结果。
③二是运动减压法。是通过运动,劳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是进行有氧运动,使肌肉作持续而有节奏的活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跳舞等。其次是进行低密度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还有针对不同的情绪状态进行运动。当你感到疲乏时,抬起下颚作收缩下颚的活动,进行深呼吸并挺直腰杆。当你愤怒时,身体左右转动,心中缓缓数数,并慢慢进行深呼吸。当你焦虑不安时,跳动身体,并左右转动三分钟。
④三是饮食减压法。维生素C 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应适量摄取诸如草莓、苹果、洋葱、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而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香蕉有助于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另外,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紧张与疲劳。
⑤四是音乐减压法。当人感到紧张时,可以选用一定的音乐来作引导,情绪就会随着音乐节奏而放松。在心理学上,音乐疗法的效果与行为、态度、压力改变的关系已得到了证实,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泛地应用于压力处理和健康维护等方面。例如,《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可以让听者完全融于清幽静谧的大自然中,心灵随着丝竹之声而荡漾在天际之间,心理的压力和烦恼就随之消散了。
⑥此外还有幽默减压、转移注意力减压和睡眠减压等多种方法,都具有独特的效果。我们不妨多试一试,以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
16、文章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减压的方法?(2分)
17、慢跑、打羽毛球、游泳、跳舞等,属于运动减压当中的哪一种?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2分)
18、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填写一种方法)(2分)
(1)应适量摄取诸如草莓、苹果、洋葱、菜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2)当你焦虑不安时,跳动身体,并左右转动三分钟。()
19、结合文中所学知识,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解压方法?谈谈它的作用原理或者你个人的解压经历。(3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汤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汤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随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1)这段文字中(甲)指的是 (人名),说(甲)“居丧”指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 的特点。(3分)
(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结合以上选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今年“五一”假期,避开热门城市及景点而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度假的“反向旅游”成为新潮。游客去潮汕开心歌舞,去泉州体验簪花,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去淄博和天水吃烧烤和麻辣烫,因为这些地方有非常物美价廉的街头小吃。
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40%,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县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51%,增速均高于全国。
“反向旅游”火爆,但对“小城”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一些小城在这轮“反向旅游”中,面对突增的巨大游客流量,存在配套产业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待提高及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说到底,“反向旅游”能不能真正带火“小城旅游目的地”,其关键在于当地本身的旅游资源、旅游品质与旅游接待能力。
【材料二】
《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近年来,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地逐渐兴起。最近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满屏的绿色成了该剧爆火的原因之一,我看到有网友说草原是绿的,河水是更绿色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想去阿勒泰的欲望达到巅峰。在我看来游客涌入阿勒泰的动力正是源于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向往。
【材料三】
吉林省吉林市近四年五一接待游客人次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统计表
年份 | 五一接待游客人次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
2020年 | 13万 | 13.82 |
2021年 | 111.78万 | 14.03 |
2022年 | 126.46万 | 14.45 |
2023年 | 239.05万 | 14.89 |
【材料四】
时政述评是对时事热点进行讲述与点评的一种形式,关键在于“评”。要评得有效,需注重客观性、公正性、深度和前瞻性,并用数据和事实支撑观点。语言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使读者易于理解。掌握这些要点,就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时政述评。
(1)何为“反向旅游”?“反向旅游”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从材料三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分)
(3)为了吉林的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请你给吉林市政府或旅游局提一条可以改善的建议。(1分)
(4)如果你现在是一位新闻媒体人,请根据材料四的提示,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写一段关于“小城旅游火爆的原因”的时政述评。不少于80字。(4分)
(二)写作(50分)
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偏偏是她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