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号【教师枕边书】关注我们
学霸分享打包送给你~~
学霸时刻
上岸的17学员来分享经验给大家啦~~
让我们鼓掌欢迎,开一个经验吸取大会!
一、我的基本情况:
我是2016年毕业的,15年开始考研,15年底成功拿到一家外企offer后,就以重在参与的态度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结果当然是失败了。考虑到长远发展,父母的期望以及身体原因,我走上了考编这条路。由于不太喜欢机关单位,于是转战教师岗。我是非师范,专业不对口,且在职,无教学经验,所参加的考试报名的全部都是湖北武汉各个区(包括远城区)的合同制教师岗以及市直省直教师岗。2016年下半年我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选择的是小学语文科目,主要是因为我的专业是会计,又不想去教数学,觉得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性不会那么强,所以就选择了。备考了大概2个月,16年底过笔试,17年上半年过面试,17年下半年拿到资格证。
之后便开始了痛苦的考试马拉松,由于我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所以我准备先以人事代理也就是合同制教师考起,各个区的都去考试,前前后后考了快20场吧,没有一次进面,其中也参加了几次编制考试,更是成了分母。由于外企工作时间不规律,项目有时候三班倒伤身,我索性辞了外企的工作去了一家机关单位做合同工,上班时间规律了,更有时间和精神去备考。多次的失败,让我麻木看不到希望,抑郁且焦虑,但是也让我积累了很多考试经验。19年3月的武汉市直事业单位考试,由于准备不足,专业限制,我只能报考一个不限专业,不限教学经验,而且距离我家比较远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岗位,总共240多人报名招2人,根本不抱希望。而且事业单位招考考的行测我从未复习过,我感觉又是一场重在参与的考生。但是可喜的是,我这一场以笔试总分74.48第二的成绩进面,以面试83.4分第一的成绩,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惊喜之余,我也在反思,想起我刚刚面对各种招考时的迷茫,对考试各个流程的好奇,进入面试之后的惊喜与慌张,面试之后准备材料时的手忙脚乱,决定也向其他上岸的朋友们一样,用文字写下经历回馈给其他考友,给你们以帮助和参考。希望还在奋斗在煎熬的朋友们,请坚定信念,不断努力,然后尽可能去尝试每一场考试。
下面我将把我的备考经验悉数奉上,包括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全过程注意事项,希望对所有在考海中沉浮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1、笔试
因为没有教学经验,在报名考试时,我是不分合同制教师还是编制教师的,当然编制是最终目标。由于编制教师每年是统一考卷题型,分市直和省直的,而且有的学校没有编制教师的名额,因此以编制教师进入心仪学校的机会较少。而合同制教师则是各个区甚至各个学校组织的因此机会很多。在一开始盲目的报名考试中,我逐渐熟悉了卷子,了解了考试情况,先来说一说考情:对于合同制教师,有些区教育学综合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占80%甚至以上,考试形式是选择题加分析题;而有些学校的考试内容则是学科知识50% 教综50%,考试形式要么全部都是选择题,要么是学科知识考选择题,教综考分析题。对于编制教师,考的是事业单位里D类考卷,考行测和综合能力:行测全部是选择题,题目注重语感和平常知识的积累,还有一些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的题目。而综合能力测试卷主要就是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了。因此综上可知,如果备考时间有限,而且报考的是文科类学科,可以酌情将时间全部放在准备教育学综合上。
我备考时,就是将重点放在了教育学综合上,17年开始备考的时候我是自学教综,发现内容多且杂,难以形成体系,学习的效率不高,参加了一些考试成绩也不理想,抓不到重点,17下半年到18年的上半年的所有考试我都毫无建树。因此18年下半年备考的时候,我在“一起考教师”app上买了教综的直播课程,每天早上查看当天的课程内容,在上班时候用空闲时间复习晚上所讲的章节内容,做到课前预习。每天下班吃完饭后,从7点-10点看书,其中2个小时是看教综课程,会将老师讲的一些速记口诀也写在知识点旁边,老师在ppt上补充的书上没有的知识点,我会尽可能写在书上对应位置,尽量避免花时间在课程结束后再去补充,因为我的时间比较紧张不够充裕。另外1个小时做课后习题巩固,做错的题目会在旁边标注教材中对应的知识点所在的位置,方便以后复习。周末没课的时候,我会把各章节题目再做一遍,查漏补缺,然后把老师补充的知识点过一遍。最后关上书本,凭着记忆用WPS做出思维导图,然后打开书本,把写漏的忘记的知识点补充上去。我觉得这一步能很好的让知识点形成框架,让混乱的信息形成秩序,同时也能够在后期快速定位所学的知识点在哪个章节,从而看到题目想到考点找到教材原文,快速记忆快速提取。
在上课期间,我还是在持续不断的参加所有我能报的考试,虽然没有入围,但是明显感觉到教综题目得心应手了。
学完教综已经接近19年3月,又是教师招考季,于是我开始一边准备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一边过第二遍教综。由于时间紧张而且之前买课有送100的优惠券,我直接买了一起考教师的语文学科全年班开始跟着上课,也是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直播课,结束后把当天章节的练习题刷一遍。平常白天上班闲的时候,有空就拿着买课送的各种古诗词、简答题、概念什么的翻翻,并且还是继续用WPS做教综的思维导图,把每一章的知识点理出来,并且打印出来,然后根据教材手写填充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标记处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这个我觉得复习的时候十分有用,能让你形成知识体系,而且我发现教综对于结构化面试作用也特别大,所以一定要将重难点熟记于心。
对于教师编制的行测,其实我是没有特别去准备的,一是我没有寄希望于编制考试上没有去关注,二是我接触的大多合同制教师考试都是学科知识 教育学综合这样的考试内容导致我以为编制教师也考这些。但是考之前我问了一位行测考试经验丰富的同事,她告诉了我两点:1、先做数据统计、图表题,最后有时间再做数学题,没时间就蒙 2、逻辑题靠第一感觉。然后我就上场考试了。后来行测78.2分,我想主要是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看书常识题得分比较多吧,做逻辑题时我不纠结,加上我数学底子比较好,考场上数学题全部做完了,所以很抱歉无法提供更多的经验。鉴于我大把时间花在教综上,综合能力考了72分我就觉得低了些,当时最后大题考的是如何开展家长会,我简直懵了,硬着头皮当做一场活动策划案写。对了,这里提醒大家,笔试准考证要收好,可能面试也需要用到。
重点来啦!!
啰啰嗦嗦写了好多,在此总结笔试经验:
1、关于买课。适合于自学效果差效率低,摸不清考试重难点、时间不充裕的考友。
2、关于知识的汲取。及时巩固、强化复习(多做题、多背书)、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强推!!!虽然资料包里面有思维导图,但是自己做印象更深刻
3、关于心情调整。厌倦学习的时候就去玩,玩到你有愧疚感再学。一蹶不振就看公众号推送的鸡汤文,多得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朋友们,比如我,最后居然也上岸了。
4、平常有事没事多读书多看报,行测很多就是考些常识和语感。
2、面试
我的笔试排名是第二名,1:3有6位考生进面,第一名比我高3分多,排在我后面的4位,都和我相差2分不到。面试占60%笔试占40%,都说面试分差较大容易拉开差距,所以我还是很没有底气的。区教育局发公告让我们准备各种材料区资格复审,由于地区不同我就不详细列出,大概是毕业证、教师证、普通话证、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等,在职的和应届考生有些微不同。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整理好自己的相关证件,不要在关键时候发现这个丢了那个不见了。通过后会发一张资格审查合格的文件,面试当天和笔试准考证一起携带至考场方可进去考试。
审查完之后我们面试公告还未出,什么时候面试,面试形式是什么都不知道。由于4月中旬出的笔试成绩,今年五一劳动节又临时放长假,想着大概会五一前考,第一次进面我急忙找机构培训。咨询了17小助手,但是一方面他们主攻线上课程,二是我的考试形式不明确,所以我选择了地面班12天12晚1V6的课程,不过全退那种,下了血本。说课、试讲、结构化都会涉及到,上课早9到晚10。这12天简直比高三毕业班还要可怕,第一天很开心看什么都好奇,第二天有点乏,第三天开始就有同学崩溃到哭,我和我的培训住一起室友也都默默的哭过。后面几天经历了自我怀疑、信心重建、适当娱乐、耐心学习,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简单讲一下怎么培训的,说课:就是形成模板,背熟模板,直到你随便拿一篇课文都能写,然后速背。好的老师能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模板,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理解的基础上流利的说出来。试讲:写简易教案,然后上台计时讲课,直到随便一篇课文写完教案就能上台讲,并且每一篇课文老师有帮我们提前设计合适的歌曲,唱歌导入,画好板书。结构化:头脑风暴,每个主题每个人都说出一个论点。然后模拟考试,每人连答三道题,答完后其余学生提建议比如可以答的点、神态、语气…… 大概培训就是这样的形式,每个类型4天时间准备。
这是我备考面试时写的稿子。
没有人的成功是轻松的,小伙伴们,看完这个经验满满的学霸经验分享,希望更多的同学,用于投稿,让你激励更多的备考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