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往往对写作范围,文章立意有所提示。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导语”作为某些文题的组成部分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独到的作用。品味“导语”,揣摩其蕴含的意图,也就成为审读中考作文题的必要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认真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
例如——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开拓写作思路,暗示立意角度。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的中心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考生在考试时,只有认真阅读,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对其隐含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们在遇到有“导语”的作文题时,一定要对其多读几遍,切不可一扫而过。因没有认真阅读导语而跑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016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为《适合》,但有少数考生写成了以《独立宣言》为题,这是为什么呢?还是来看看广州市中考作文题原题吧。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独立宣言》一文的内容。
其实这段话已经非常明确要求考生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但却有不少考生以《独立宣言》为题作文,结果离题万里,得分很惨。每年中考都有考生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情况出现。三年的努力,因为考场上的一时疏忽大意,后果却是致命的。问题是犯这种错误的考生并不是个案。这就不能不引起家长和考生的重视。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养成不仅要看作文命题,还要有仔细看提示材料的习惯。阅读材料有时是提示写作范围、写作要求等内容。
二、要合理安排每个板块答题时间,要预留给作文足够的时间,要求两个小时完成的语文试卷,作文答题时间一般不少于1个小时左右,最少不能少于40分钟,否则就很难完成作文了。
三、即便考试时间所剩不多了,但也一定要看清题目和要求再作文,否则跑题离题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