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回想一下,每次考完试的试卷你们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是看完分数后就丢到垃圾桶?还是当作废品卖了?亦或是细心地收集起来,当作参考资料使用?
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那些不把试卷当作一回事,轻易打发的人,往往是学习成绩不出色的人;
那些妥善保存、懂得利用试卷的人,在班里成绩都是遥遥领先的人。
卷子发下来后并没有失去价值,其实,试卷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就是在老师发下来后出现的,每次学校的小考大考其都是为了检测你这个阶段有没有彻彻底底的把所学的知识点掌握了,哪方面错的多了就说明咱们哪方面的知识点还是含糊的还是无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这方面的知识点上花功夫。
因此,试卷,是我们提高分数的重要法宝!利用好试卷,你考试的成绩必定会呈直线上升,那么要如何利用我们的试卷呢?
简单讲就是每考一次试,总结一次试卷。每次考试后的总结分析,是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总结试卷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试卷,将存在的问题分类
我们考试的真正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实力,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存在的问题后,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第一类问题——粗心之错
这类问题很显然是自己会做但是却做错了,造成出错的原因可能是审题不清造成的,看错数字造成的审题出错;因计算出现的差错;在草稿纸上做对了,抄到试卷上就写错了、漏掉了造成的抄写之错;答案写对了,但是与题目要求的答案不一样造成的错误。
2.第二类问题——含糊之错
这类问题一般是因记忆不准确,理解问题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而出错;因回答问题不严格、不完整而出错;因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者是一道题做到一半卡壳了,显然是对某个知识点了解但是不够全面。
3.第三类问题——无知之错
这类问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做,完完全全没有思路。
做完了第一步,知道了自己出错的主要类型后,就要想办法一一击破这些问题。
第二部分:制定策略,将问题各个击破
对于三个类型错题的应对方案就是:消除粗心、弄懂含糊、力争懂得
第一方案:消除粗心
消除粗心就必须要先明确粗心的原因,然后再采取应对的策略和战术。
如:因审题不清而出错,这个时候就应检验自己审题方面是否不够仔细,是否老是容易掉“陷进”,以后审题可以使用“慢+快”的方法,即“慢读题,快做题”;
因计算算错而出错,计算出错也有多个原因,可能是你算对了写错了,也可能是你计算的时候不够用心,在计算的时候不仅试卷上的计算要干净整洁,你的草稿纸也应该和试卷上一样写的工工整整,切记潦草应付,这样出错的概率就没那么大了;
抄写时出错,如果你经常犯这种错误,那你应该每次考试的时候重视自己抄写是否一样,每次写在试卷上的题再与草稿纸上对比一下,检查是否一样;
因表达不对犯的错,这需要大家平时注意锻炼写作的规范性,依照考试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照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方案:弄懂含糊
因含糊而出错的题,这就说明你的基础知识还不够牢固,因此你还需扎实基础。
可以这样做: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
第三方案:力争懂得
这类错题的关键点在于不理解、无思路,因此这类问题就需要专项训练,那就是找同类型的题,多做题,多看知识点解析,对试卷上的题进行适当的分析、总结。
其实这种题我们得分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的会,一种是靠猜和蒙而得分。
对于真的会,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但是对于靠蒙的而做对的,就不算数了,你必须要进行查漏补缺,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否则这次蒙对了,下次你就没那么幸运了。
结语总而言之,开学之季已悄然来临,接下来我们会面临无数个小考大考,学习好如何利用试卷是为了我们下次的考试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面对每张试卷都要严格对待,对做错的题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正补救;做对的题也不能漏过不看,有水分的题,还是需要补。这样一次次的分析、总结后,错误就会一次次地减少,高分也就离你不远了。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头条号“大薇薇老师”,获取更多教育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