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展示:
正文:
广东省中考物理卷的综合能力题一直秉承以生活例子、高新科技成果的物理情境为阅读材料,题目侧重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数理相结合,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基本探究方法、综合分析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这部分是拉距离的题型,中等水平以上的同学才能拿到分,拔尖同学才能拿高分。要求考生对课本基础内容非常熟悉,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结合多个物理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能力题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应用性,是考查考生整体能力一个非常好的题型。
2024年的综合能力题由一道探究性题和两道材料题构成。第21题从生活中鞋子面料的透水汽性影响脚的舒适感引入,探究了不同面料的透水汽性,再回到生活其他应用透水汽性面料的例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命题理念。第22、23题从“潜海”和“升天”的两个高新科技题材入手,介绍了我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和“祥云”载人飞艇的基本情况,并与考生所学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物理学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特点,下面将详细从考查的核心素养目标、试题的情境、试题的任务设计等方面分析这三道题。
第21题对两种鞋子面料的透水汽性进行探究,考查了考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掌握情况及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第(1)、(2)小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大部分考生都能根据题意和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得出装置乙中的水温为37℃,也能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数据计算出装置甲透过面料1的水蒸气质量为1.88g,再结合表中数据得出面料2的透水汽性更大。但大部分考生不能正确算出两种面料的透水汽性之差,这里涉及到三个单位换算,大部分考生只算出质量差而没有考虑到面积和时间。第(3)小题考查的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问题,这空属于传统题型,大部分考生都有填写,但还有很多考生没能准确判断小水珠应该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一侧。第(4)小题为开放性题目,从卷面答题情况看,部分考生没有仔细审题,对“增强舒适感”没有透彻理解,没有从衣着、体感方面来答题,还有的考生表达不具体,如“选用透气材料”、“纯棉”、“冰丝”等,没有具体到生活例子上。
第22题通过介绍我国载人潜水器“奋斗号”突破万米深潜时,潜水器内氧气浓度过低会影响内部人的生命安全,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制备氧气,在宣传我国高科技成果的同时渗透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指导思想。第(1)~(4)小题主要考查压强、能量转化知识和电路分析、图像分析的能力,多数考生回答得较好,得分率较高。主要是存在考生表达不规范的问题,如受到海水压强变“大”,一些考生写为变“重”、 变“强”、 变“高”等;选填内容为“绿”,部分考生填为“绿灯”;还有一些考生写错答案的位置;第(4)小题的得分率很低,说明多数考生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第(5)小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电路连接,难度偏大,考生需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这道满分是2分,平均分0.81分,得满分的考生不足20%,超过一半数考生只得1分。此题要求正确连接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并且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共用一个电源,使作图难度提高很多。考生主要存在问题有:①没有理解好电路的工作原理,造成连线错误;②作图不规范,连线没在接在接线柱上;③作图潦草,多次涂改,卷面不整洁;④部分考生用铅笔作图,导线痕迹很浅,无法看到完整的作图情况。
第23题以我国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为背景材料,从飞艇的材料要求、升空原理、动力系统及部分参数进行介绍,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对于飞艇气囊采用轻质材料制作的目的和第(2)小题发电机原理,大多数考生回答得很好,得分率较高,第(3)小题计算飞艇受到的浮力及最多乘客人数结果错误的偏多。第(4)小题需根据图像得到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关系进行计算,多数考生忽视了这一关系导致结果出错。第(5)是全卷难度最大,得分率最低的题目,答对率仅为千分之一,解题过程需明确题目提供的数据在特定条件下是否适用,计算时应用到热值公式、热机效率公式、速度公式、功和功率公式,计算过程还考虑到函数的最值问题,要计算出正确结果考生必须的很强阅读理解能力、灵活运用公式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即是考查了考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在第23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概念混淆,重力、质量、体积、密度没清晰理解和区分,也出现发电机和电动机原理区别不清的情况;②存在表达不严谨、不科学现象,“电磁感应”写成了“电滋感应”、“电磁反应”、“电磁感受”、“电磁感应效应”等;③审题不仔细,题目中轻质材料即隐含密度小,题目目的是要填写减小“重力(或质量)”,部分考生错填为“密度”和“体积”,在浮力计算中也有考生把氦气密度代入求浮力,最后一空计算中多数考生没有考虑到低速飞行的条件。
纵观21-23这3道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也重点体现的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就是需要比较好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结合了物理理论知识和数学思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内容——“跨学科实践”。综合能力题是近年广东中考物理中拉开差距最大的题目,有一定的区分度。这启发我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探究,培优方面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激发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热情,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做到:
1.重视细节:在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均有考察到,对常规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2.重视思维:在真实情境下,考查学生如何用物理知识或物理方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体现物理知识的使用性,没有思维的教学难以成功。
3.重视学科知识融合:一是突出科学学科内的融合,需要用到多个知识去解决一类问题,二是突出和数学学科的融合,使用函数知识描述物理问题。
4.重视实例和图像的结合:加强课本物理知识与生活例子和前沿科技成果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能提高学生图像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作者简介:
陈史烁,物理高级教师,广东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潮州市潮安区初中物理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潮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潮安区初中物理中心组组长,广东省教育考试命题审核题专家库成员。
《物理通报》天津工作室
主编丨朱行建(jnczteda)
编辑丨 马鹏
【征集活动】关于征集2024年优秀中、高考物理试题的公告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2024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为促进物理试题研究成果的交流,“《物理通报》天津工作室”和“朱行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现面向广大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征集您认为的2024年优秀的中、高考物理试题。
要求对所选试题1. 从以下两个角度之一进行评析,说明试题为什么优秀?试题数量不限,具体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但不宜太少。
角度一:从试题考查的核心素养目标、试题的情境、试题的任务设计等方面;
角度二:从试题的解析、试题的评价、试题对教学的启示等方面。
2. 经工作室审核评议后,将在本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传播,并颁发加盖“物理通报天津工作室”公章的荣誉证书(电子版)。
有意者请3. 将试题及其评析的Word版文档发送到以下邮箱之一:
高考试题:
975425606@qq.com(段石峰老师)
中考试题:
814226297@qq.com(马鹏老师)
4.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