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从小到大,老师的教导都是:先易后难。以免先啃硬骨头浪费太多时间,来不及做容易的题,白白丢了分。
今天,参加了一次监考。
这是公司内部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考试。通过测试的同事,将有资格参加公司与某TOP大学合作开办的培训班,培训内容有关大数据和互联网营销。
一共9个人,都是在网上答题。
题目类型是单选、多选,和主观论述题。
排序如此,难度程度应该也是如此。
宣布答题以后,8个同事都是从单选题开始的。
我可以看着他们的答题卷上代表题目的小框框,逐个被圈定(选定)。
独有一位女同事,直接进入主观论述题。
那道题的文字很多,差不多占据了整个笔记本电脑的页面。
我看着她阅读、输入、修改,再阅读、输入、修改。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她一直停留在那道题上。
她的答题卷上,所有的选择题的框框,一直都是空白的。
连我看着都有点揪心。
一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直到倒数45分钟的样子,她才开始做单选、多选题。
当然,最后9个人都顺利交卷了。
所以,你看,我们就是太习惯约定俗成的方式和道路了。
我们不仅自己习惯于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和道路去为人处世,也惊诧于别人不按常理出牌。
其实,老百姓自有话说:
杀鸡杀屁股,各有各的刀路。
只要最终能交付成果,方式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