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我们地理组对地理学科的考试数据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对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工作做了详细地总结和反思,现在由我代表地理学科向领导和老师们做一个汇报:
高三对于学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实现未来梦想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家庭是实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至关重要的一年;对于学校和老师是重任在肩,压力、挑战、发展、成功共存,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一年。高三学生的快乐,莫过于实现高考的梦想。所以,这一年的高三教学,我们以让学生快乐地度过,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大学为目标,指导我们各方面的工作。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教师更高效、还要更有效地完成备考过程,为此,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态度决定一切 团结铸就辉煌
我们地理组都是多次带高三的老师,我们从暑假开始,就充分准备,迎战高考。一年来,我们用专心地研究、细心地备课、精心地上课、耐心地辅导、诚心地交流的态度,让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稳步提高。有的老师,为让学生记住知识,又是编口诀,又是指导学生演示抽象的地理知识;对学生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自己首先做出示范;总是在思考如何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盯住学生,落实基础,他们利用中午、课间等课余时间,一个一个盯着学生默写、背诵,效果极好。我们的备课组长,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集备,及时总结考点,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能力薄弱点,加强训练;精准地做好考试后分析,及时调整复习内容,精练习题。总之,地理组的老师们,各扬所长,默契配合,团结起来,陪伴学生,深信意志总比压力强,办法总比困难多,坚信高考一定成功。
二、深入已经考试方向,强化能力训练
李校曾说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为此,这一年,我们除了制定了三轮复习方案,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轮复习,扎实落实基础之外,我们更加强了对考纲、试题的研究。
通过深入已经考试方向,我们除了对内容、难度、题型、题量、试卷结构的变化等做了细致地分析,研究今年高考的变化,根据变化我们给学生做出指导,考前加强了训练。课堂上对能力要求进行了解读和重点训练。
审题能力是完成正确作答的基础,而我校学生存在明显的不足,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圈画关键词、辨析地理概念、理解题干要求等,让学生学会审题方法:即审行为动词;审时间、地点;审概念;审要求(条件、原因、措施等);审分值,同时在题中标画思考过程的箭头,然后再作答。
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是借鉴了往届高三的做法,对综合题答题思路做了更详细的总结,对于人文地理、义务教育、旅游、灾害等方面的内容,又进一步做了表格化的知识梳理,更便于学生清晰地复习和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调动和运用知识。同时在考前一个月,进行强化落实默写,特别是对地理偏弱的学生,逐一落实到位,。
经过这样的苦练,学生在高考中,确实成绩明显提高。
三、凸显学科特色,反复落实主干知识
从去年暑假开始,在年级组长的策划下,我们地理学科针对5年我市高考试题做了系统地分析,并找准考点、重点、难点,复习的切入点,凸显学科特色,进一步科学地规划复习的进度、内容。
不仅仅老师对高考题做了详细地分析,在高考前一个月,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找出自身知识的漏洞,及时复习落实。
地理学科是以图表、数据、案例等的分析为背景,要求学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表达,阐释原理和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对学科的主干知识进行能力考查。基于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以“画图、分析图”为切入点,通过审题训练,归纳总结答题思路,紧密结合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反复落实。如:在气候及其相关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让学生自己绘制气候分布图,分析分布规律,思考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总结影响气候因素口诀为(纬大地海洋)和比较气候特点的方法(比气温——冬夏最低最高气温,年温差;比降水——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变化,雨季长短)。地理组老师们系统整理了往届气候基础知识的复习练习,并分别做了关于气候类型判读、气候影响因素、气候特点比较的学案及组内交流课,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学生对气候的知识格外重视,这一部分我们在高考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这一年,我们尤为重视教研和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广泛获取与考试相关信息和了解这一届学生特点,以及各学校备考情况,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通过专题复习练习、学生分析错题、教师精讲,学生在试卷上标画审题、思考过程、总结答题方法等方式,反复多次,让学生熟悉我市卷的试题特点,更好地适应考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历年高考试卷,明确考试方向,在老师们指导下,深入总结分析,将考查重点知识,或逐一默写、或在试卷上做审题训练、归类总结相关考点不同考查特点等等。
通过对学生每道题得分率的分析,我发现,本届高考试题考查的仍为地理主干知识,但从能力的要求上明显提高,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本届学生还是保持了在描述和阐释这一能力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在自然地理方面,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上有进步,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年我们加强了该部分内容基本原理的复习和高考真题中典型习题的落实和细致分析。对于学生来说,自然地理看似困难,但是学生一旦真明白了,可以不用死背死念,抓住技巧,可以快速提高成绩。我认为学生很愿意把所学知识,彻底弄明白。所以对需要真正彻底明白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质作用等内容,我们对偏科学生做了更为有针对性地讲解,使他们在考试中尽量多得分。
我们在地理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能力角度进行复习,关注时事,联系生活,加强乡土地理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复习;高频考点从多角度反复落实,特别是在考前一个月,即使我们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不错的考点,也很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再一次落实强调,因为我们感觉,越是到高考前夕,学生会紧张,会因紧张而脑子空白,所以,需要教师从最基础的考点,指导学生再次梳理,做最基础的习题巩固,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这样高考会更好。相信地理学科的高考会再创佳绩。
一年来,在减负,学生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的事实状况,高考能力明显提升的背景下,我们积累一些经验,也反思了存在的问题,请领导和老师们多多指教,为我们地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