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操作起来最简单直接、也最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而考试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命题中,一份试卷,能引导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性评价,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否出一份好的试卷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能很好的反映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出好一份试卷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下面就怎样出好一份试卷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命题指导思想:
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积累,关注学生的运用与实践,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所学知识量的测试,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命题中不能只注重重点而忽略非重点,应最大可能地把学生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进行考查。
2、注重测试学生理解、方法和能力三个方面。
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试。
4、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命题原则教师总是要以教学测量为手段,经过分析、综合,进行判断,以得知自己的或他人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状态,进而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对照,获取准确具体的结构;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认识主体,也总是要努力以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为标尺来评判自己的学习结果与进展。
1. 教学测量与评价应遵循的准则
(1) 准确、全面——理解地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测验和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思维、技能和能力、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有计划、有目标——按学习进程,循序地实施测验和评价
(3)适量、适合——控制测验次数、科学选择测验时间、内容和形式2、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指导性—— 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适切性——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 独立性——试题独立相互不牵连合理性—— 评分标准简便、准确
明确性--- 题目语意清楚,文句简明扼要,答案明确合理,无二义性
全面性---覆盖面既要大,又要突出重点,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 力求做到各个部分的比例适当。
层次性---试题本身的层次性;整张试卷难度分布的层次性
以生为本---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激励性、人文性 形式的创新
3、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严格按照明确规定的考试内容重点范围进行命题,记忆性的试题要少而精。在一份试卷中,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试题要占较大的比例,非选择题等要把考生引向独立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来回答问题。
4、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能脱离纲、本要求出偏题、怪题,应该按提出的层次性要求,既注重考查重点知识,又要适当考查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试题题目易、中、较难三个层次的比例。
5、试卷中各种题型的采用和搭配要合理得当,试卷、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必须科学严谨、公正无误。
6、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融合,知识块间的联系,概念、原理、规律的合理搭配, 知识与能力整合,以及各种类型题目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与其他学科
知识、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与运用。
三、命题程序出试卷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出卷、检查与校正,在这三个阶段中主要须解决好这样的几个问题:
①知识点全面覆盖:先首要对所考查对象加以梳理,选出必考的知识点,力求做到试卷对内容的全面覆盖。
②知识重点、难点考查:设问要严谨,过渡要自然,难易有层次,每小题都要有学生易答的问题,不要一难到底,更不要出现连环套。
③分值分布合理、答案要全面无争议;要使整卷版面美观,特别是要做到格式统一、字体行距合适;试卷易于评阅,易于同组内分工流水作业。①与②是在准备与出卷的主要工作。而检查与校正则是对三个方面的全面检查。
1、明确考试目的:
学校的各种考试都有一定的目的。由于各种性质的考试,其目的不同,那么命题的难易程度、各类知识的比例、试题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命题前必须明确考试目的。
2、研读相关内容:
内容包括知识点的层次类型(记忆、理解、应用)、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拓展延伸)。确定基础题、中档题、提高题的比例。要出一份好的试卷, 必须要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试题要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和大纲要求,尽量的突出重点,覆盖面广。同时,考试必须要考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杜绝偏题、怪题和超纲题。
3、设计步骤:
(1) 确立知识要点
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检测重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章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 确立能力水平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应用
(3) 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
(4) 汇总与调整
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纲要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4、审查修改筛选:
试题拟好后要逐题进行审查、修改,并进行筛选,使其达到答案科学、准确、合理。
5、试答全部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人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试卷时间的 2 倍。并估计年段学生考试的平均
分,误差控制在 3 分以内。最好请同一备课组成员进行试答并审核。6、调整完善
①根据答题实际时间的需要,对试题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②根据答题估计试卷难度,对试题内容进行适当调整。7、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要包括三项内容,参考答案、给分尺度、评分标准。
8、注意保密
四、命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试卷布局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进入考试状态;容易的、简单的基础知识放在前面。
2、基础知识的选择与安排:考查的基础知识必须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形式是教材中有的或者是涉及的,知识点要全。
3、每一道题目的要求要表述清楚、正确。
4、整张试卷要体现课改精神,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注意试题的开放性,答案有一部分应是多元的。
5、要认真设计试卷的结构, 尤其是隐藏在内的结构, 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难度结构。
6、 出试卷要根据实际情况, 如考试的目的,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的能力来正确的把握试卷的难度系数。
7、试题所涉及的文字应力求简明, 寓意明确, 切不可模棱两可, 或拖沓冗长,不应采用死记硬背的试题, 对于纯机械演算的的试题要尽量少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
8、试卷要跟近段时间的同类考试接轨, 但要也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要体现素质教育教育理念。
9、要注意考试的题量, 注意学生考试的时间。
总之,出好一份试卷是件十分严肃且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脑力活,一份高质量试卷的“出炉”更需要“打磨”。这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出卷、考试、分析试卷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