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做试卷了(我太难了这么晚还在做试卷)

好久没做试卷了(我太难了这么晚还在做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2 03:23:02

#期末考试

好久没有研究期末的试卷了,感觉自己已经有点out了,翻开2023~2024下学年的所有4个区的试卷,发现有一个逐年递进的大变化:整张试卷由一个统一的大情境或者一次主题性活动而统摄,试卷整体性强;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融入到命题者的原创情景当中去考察;融入了很多跨学科的元素;注重了孩子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评价;注重知识和能力点的整合……这和北京试卷以及高考试卷的大方向相吻合,而且也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去考察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和应有水平的评价要求。

我们以官渡区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为例。

1.知识融入到命题者的原创情景当中去考察,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考试,而是在历经一次汉字文化、官渡文化的习得过程。

<第1部分>“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写文章。学好汉字才能慢慢走进中华文明的殿堂。”在这样的简短情境中,学生再次把五年级下册3单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浮现眼前,加深了对汉字文化的崇敬感。

☀试卷中的题目就是针对汉字文化中的有趣性、积累性进行考察,内容均涉及到第3单元的知识点(歇后语、字谜、书法赏析…)以及本册书当中的需要实际书写的汉字。

相信学生们在完成期末试卷的过程中,又会再次感受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浓厚的文化自信。

<第2部分>诗词积累。古诗词永远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一名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至关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如何积累这张试卷也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创新:古诗词与云南玉溪师生合唱团有机契合,引导学生使古诗与音乐勾连,去想象文字与音乐之间的旋律之美;运用语文书上的三首古诗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去通过美术的图画再现古诗的诗句,而且答案绝非唯一,只要对应图画写出相应类型的,例如牧童诗边塞诗均可以。这不仅仅是对课内古诗的一个识记背诵,而且是对自己所积累下来的一类型的古诗进行分类梳理与再现,堪称一绝相信只要是参加过五年级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教材学习的孩子并不难。

<第3部分阅读与鉴赏>

1.第1篇属于孩子们教材当中的课内阅读,难度基本不大,考察的是学生表达当中的完整性。

2.第2篇阅读短文是改编的云子棋,云子琪是属于官渡区的一项传统游戏,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者通过这段文本考察了学生口语交际当中的讲解提纲的一个罗列 主要内容的整体梳理 收集信息的能力。

刚好今天早上听了五年级下册这个单元的单元解读,如图下PPT。考察内容与教材的语文要素相一致。

3.第3篇是组合性的整本书阅读片段。呈现的是本册书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回目和三顾茅庐片段。

五年级的孩子需要掌握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方法,那就要了解章归体小说中回目的作用。所以命题者以回目充当文本,让学生去读懂会目,借助回目去梳理唐僧收徒的顺序,也是在考察孩子是否了解了回目在阅读古典名著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在考察孩子读整本书了吗?掌握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了吗?

<第4部分>习作与表达。

两个题目,个人觉得命题方向非常清晰,而且是紧紧的扣着整张试卷的大情境而设定的表达题目。

学生能够拥有把自己在五下3单元完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经历感受写出来。

把自己生活在官渡区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都OK。

不仅具有开放性、整合性还具有真实的生活性。

整张试卷,孩子们审题能力和综合能力考察的非常到位,在考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情景时也是五下语文园地当中的一道题目,只是把情景改为描述官渡小锅米线。我看了答题标准也非常的灵活,学生只用选择了一个字来写两句话就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数。如果再凸显了官渡小锅米线,做到中心突出,那就可以得到满分。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都明确了教育的一些新方向要让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去思考,所以现在的命题者要用考试来撬动教师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如果考试还是在一直考察读读记记背背的知识点,那我们的日常课堂将会是死记硬背强硬刷题,我相信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够再接受,所以现在的考试命题都是以核心素养为考察目标,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命题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来评定其素养水平,大多数的命题情景都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以及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来设置,体现了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同时对于部分试题的开放性和思维性的比例也适当的增加了。也就是说有一些题目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答案看出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改进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觉得这样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跳出试卷看语文,透过答案看思维,抓住丢分促提升……不断地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的现代人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