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在一所乡村中学当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我对学生要求严厉,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有一个好的出路。
期终考试时,已经是冬季寒风凛冽,考试结果出来了,我却感到十分困困惑。
我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攥着一摞期终考试的试卷。看着试卷上红笔批写的成绩,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不可能啊。
我回想起这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学生们上课时的专注,课后的背诵,写作训练都做的很好。这次的考试成绩怎么会如此之低?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了问题的真相,知道真相后我苦笑不已。
我叫李胜利,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但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严,抓得紧。
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是农村孩子一条很好的出路。
但是1993年年底的期终考试成绩出来时,却让我大吃了一惊。
我班的语文成绩竟然在全年级垫底。
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直观表现。
分数也是每一个老师的命根,因为分数也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分数占比90%。
学生成绩出问题了那是大事,必须找出问题所在,不然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我查阅了我班学生的所有试卷,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作文分数给得有点低。
但作文分数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说出什么来。
正当我为此事苦恼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问题的真相。
期终考试已经结束,学生们也都离校了,就等过两天来开个散学典礼,领取成绩单和寒假作业。
老师们改完卷子也闲下来,就聚在一起烤火闲聊。
那天下午,我喝水有点多,便去上厕所。当时条件还很差,学校的厕所还是农村那咱“旱厕”。
就是没有冲水设施,土坯垒的矮墙,搭个勉强可以遮雨的棚子,挖几个坑位直通后边的粪池。
我一进厕所就听见隔壁两个女老师在说话,声音不大,但我也听出来是同年级另两个语文老师。
“分出来了吧,咋样?”张老师低声问。
“出来了,中午去教导处看了,我班第一,你班第二,李老师垫底。”另一个年纪大一点的王老师说。
“行,下次可得让我第一啊。对了,李老师不会发现吧?”
“他能发现啥?他刚来什么都不知道。再说了,作文分上低一点,谁能说出来啥。”
老老师自信满满地说。
“看来今年年底能多拿五十块钱了,到时候你评上先进了,可得请客啊。”
年轻老师说。
“行,那还不是小事。”两人笑着出去了。
我却愣在了当场。
回到办公室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明白。于是找到了平时在一起很好的一个老教师聊天。
他叫孙金山,五十多了,是个代课老师。
我们在他办公室的炉子边坐下。我给他上了根红塔山,他给我茶杯里倒上茶,话匣子便打开了。
"李老师,这次你们班的成绩怎么样?"孙老师问,这是必谈的话题。
我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苦笑着摇摇头:
"不太理想,看来这次排名要垫底了。"
孙老师哈哈笑起来:"这叫不理想,这是输得底裤都没了。不过这也正常。"
什么样叫这也正常?我听孙老师的话里有话,连忙装出虚心请教的样子。
“你刚来,这里的道道你还不懂,过两年啥都清楚了。”
孙老师这是故意吊我胃口。
“说说。”我从口袋里又掏出一根红塔山递过去。
孙老师接过烟,在桌子上磕了磕,将两支烟续上,这才开口说:
“不是你教得不好,而是你还没与其他老师打成一片。这里面是有规矩的。”
孙老师给我讲了半天,我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也懂了为什么我班成绩会垫底。
原来,我被针对了。
学校每年会对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定,评定看什么?
看分数,同年级比较,平均成绩第一名说明老师教学水平高,年底评选这是硬条件,另外对家长们说起来,老师也有面子。
你说你教得好,成绩垫底,你靠边站吧。你说我教学水平不行,成绩全年级第一,你说了不算。
年底评上先进工作者,还有现金奖励。所以名利面前催生了一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
3比如说这次期终考试,批改卷子时,老师不能自己批自己班的卷子,大家交叉批改。
我按正常批改,但另外两个老师却商量好了,故意压低我班学生的成绩,抬高自己班级的学生成绩。
语文的题的答案不像数学,基本没有标准答案,给多少分全在批卷老师的掌握。特别是作文分,多给五分和少给五分,基本上谁也说不出什么。
所以,这样一抬一压之下,我的分数那一定是垫底的。
当然,合作的老师是商量好了,这次让你第一,下次我第一。
大家都有利益和名声,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了解了真相的我,心中五味杂陈。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原则,更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不负责任。
"李老师,你很优秀,但在老师这个圈子里,就是这样。不过都是好名利罢了。”
"孙教师似乎在暗示我也应该这么做。
我沉默了,心中却在激烈地斗争。我知道生存的法则有许多,但这绝对不是唯一的法则。
我不禁苦笑,原来成绩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心思和算计。
这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望。但同时,我也不想指责别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选择沉默,我管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投机取巧的事永远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4了解了真相后,我也彻底将这件事放下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教学是件良心活,我问心无愧就好,
我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真正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上。我深知,长远来看,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远比一时的排名更加重要。
我开始调整我的教学计划,增加了课后辅导和小组讨论的时间。
作文教学上我给出了学生们一些写作模板,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丰富知识面。
每周都会有两节课让学生读课外书,摘抄名句名篇背诵。
我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课堂上,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样,我在课堂上专门对学生的卷子进行解析,让他们正确对待分数。
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考试的胜利。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我的教育理念和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
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仅仅盯着一两次考试的分数。
在学校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我的学生们在这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下,逐渐展现出了他们真正的潜力。
一年后,当孩子们参加中考时,他们的成绩一下子飞起,很多学生进到了理想的学校。
有的考上了中专,有的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学生兴奋,家长开心,而我的名气也自然而然出来了。
中考的成绩谁也做不了假,这才是我真正的底气。
我看着成绩单,看着上面一个个令人骄傲的数字,心中充满了欣慰。
随着学生们成绩的稳步提升,我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逐渐得到了校方和家长的认可。
当时,我同年级的两个曾经针对的我老师,也过来向我表示祝贺,并发自内心向我学习。
我说:“好啊,其实我还得谢谢你们两个,要不是你们两个,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什么?我们俩个也没做什么对你有帮助的事啊。”两个女教师很是吃惊。
我说起了那次考试成绩的事,两人都不好意思起来。
“我们一直以为你不知道,原来你早都知道了,真是不好意思。”
我说都过去的事了,今天提起不过是想说教学这事,还是要下功夫才行,花架子终究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
一年后,经过学校领导的讨论和推荐,我被任命为学校的教务主任。
作为教务主任,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不仅要关注自己班级的教学,还要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负责。
我开始着手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
每个老师都可以对自己班级的成绩提出质疑,然后学校会抽调不同年级的老教师,对批改的卷子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是对每个学生负责,也是对每个教师负责。
结语岁月如梭,转眼间多年过去了。我如今已是一名校长,而且也马上就好退休了。
我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和玩耍,我的心中就充满了自豪。
本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仅供文学创作,对其真实性不做考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