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刷试卷怎么还是考不到100分(考试成绩怎么才能考上100分)

经常刷试卷怎么还是考不到100分(考试成绩怎么才能考上100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01 08:07:33

大家好,我是果妈~

如果听说一个孩子学习特别刻苦,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周末也在刷题、上补习班,那么家长是否觉得,这个孩子着实是勤快?

如果这个孩子成绩好,那还好。但如果如此勤奋,成绩还是一般,或许就会和“智商”扯上关系了。

孩子考题刷不少,为何成绩就是提不高?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已经在“低水平勤奋”的误区内越陷越深,而这3个误区是常见原因,和智商还真没有太大关系。

误区1:错信“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定律就是指一个人做事情,需要坚持做一万个小时,才有可能更精通一个领域,成为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在他看来,世人眼中的天才,并非一定就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的努力。一万小时就是一个人从普通走向大师的必经之路。

譬如,赛场上的奥运冠军,哪一个不是经历了“一万小时定律”,音乐家、舞蹈家等等也是如此。

然后许多家长便将“一万小时定律”也套用在孩子的学习上,觉得孩子只需要不断刷题,就能够理解知识,得以提升学习分数。但是,家长却忽视了“一万小时定律”也是有条件的。

条件一:坚持的方法,要对

“一万小时定律”真正的核心,是方法。如果方法都不对,那哪怕坚持2万个小时,也是徒劳。

就像同样是刷题,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能刷出好成绩,自家孩子怎么刷都没用?这其中的差距,可就大了。

比如,成绩不同,刷的题目也该有所不同;

比如,刷出错题,这道错题是如何解决的。

方法,也决定了刷题的效率。

“一万小时定律”能够成功的前提,不完全是1万小时这样的时间因素,还需要注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条件二:单纯重复太低效,突破很重要

有些重复,就是“无用功”,重复的目的,是掌握已有知识,然后在练习中,不断去突破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万小时定律”中得到不断的成长,否则,只能停步不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重复刷100遍的1 1,已经非常熟练了,还在刷1 1,那就是浪费时间。此时孩子该做的,是1 1的衍生题,又或者2 1这样更为高阶一些的题目。

因此,即便是刷题,差等生和优等生刷的题,也是不一样的。

单纯重复只会让孩子不断重复已掌握的知识,无法向前迈进一步,导致成绩无法提高。让孩子追求突破点,也是关键所在。

条件三:别忽视孩子的兴趣

这一点,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最关键所在。

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一个孩子,如果是为了提高成绩、为了父母老师的要求而刷题,那么,勤奋只是表面,内心却对这不断重复的事情感到厌烦,这很难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坚持下去。尤其到了青春,可能就会开始叛逆。

但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保持很大热情的时候,孩子才能在这项训练中坚持下来,让量变发生质变。

或许有家长会说,哪有孩子天生爱学习?

其实,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父母的指引有着莫大的关系。关注孩子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学习耐心,是家长需要坚持的事情。

总的来说,想要孩子在学业上坚持,那么家长需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学习兴趣,才能让“一万小时定律”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误区2:孩子压根未进入“学习区”

美国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提出了一个“三区理论”,这个理论能够让我们看到,什么才是“有效教学循环”。

舒适区

其实很多孩子的刷题,其实都集中在舒适区,所以成绩难以上升。

所谓舒适区,也就是孩子所进行的练习,都是针对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不少题目,基本是换汤不换药,就是同一个数学公式,换成不同的数字套进去即可。这个过程,孩子不过是一遍又一遍熟练这个公式。

短期内,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有所提升。但是,这样沉浸在舒适区的练习,会引发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自信的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再加强的,这会让孩子缺乏学习的成就感。这就好比玩游戏,就只有一个关卡,那玩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第二个问题:孩子刷题无数,成绩依旧停滞不前,这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也会逐渐产生。

恐慌区

有些家长会沉迷于难题,觉得做难题,才能的高分。因为,会早早为孩子准备一些超过孩子理解能力犯愁的题目。

孩子也会有“畏难情绪”,题目太难,孩子解题压力太大,也会觉得力不从心,从而进入学习的“恐慌区”,觉得自己学什么都学不会,开始厌学、自暴自弃。

学习区

何所谓学习区?其实,就是让孩子既没有那么舒适,保持点刺激感、成就感,又不至于那么恐慌。

举个非常好能理解的例子,孩子都很喜欢玩游戏,这就是抓住了孩子“学习区”的心理。

在一个关卡中,有点难度,孩子够一够就能达得到。然后,孩子到了更高的关卡,其实游戏水平也更为熟练,关卡越来越高,熟练度越来越好,也变得越来越爱玩游戏,一直玩到游戏的上限。

游戏有上限,学习可没有。

孩子在学习区内,会真正感受到有效学习,然后获得持续性的进步。

误区3:未掌握“85%”规则

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C.威尔逊联合其他高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叫《高效学习的85%规则》。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开始学习型的知识技能的时候,如果其中有85%的内容是他所熟悉、掌握的,那么训练的出错率在15%,这样的学习会更高效。

套用到孩子学习中去,那就是孩子学习内容只有15%是未知的、全新的,那么孩子的学习会更有效。

15%的出错率,这样不高不低的出错率,既能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又不会让孩子在学习中太过挫败。

就好比我们玩一场游戏,如果通关难度在15%左右,孩子就会更愿意继续玩。

因此,家长在孩子刷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错误率,以及新知识、难知识的比例。

果妈寄语

刷题,作为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分寸”找对了,方法用对了,才能让刷题更高效。因此,不要觉得刷题无效,或者孩子刷题成绩上不来就数落孩子,背后的原因,还是得找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