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好,这里是「白露说方法」栏目,今天给大家讲讲根据二诊成绩择校,在预估中考分数时如何避免误差。
这几天各个区的二诊成绩都已经可以查询,划线情况也大概有了,基本上可以判断哪些同学可以通过指标升学,哪些同学就要为接下来的中考冲刺了。不管是走指标还是中考的考生,都面临一个思考:凭借当前的学习水平,哪所高中才是最佳选择?
(根据家长群分享,仅供参考)
根据二诊成绩择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分差法,二是估分法。
分差法,先计算二诊得分与区重高线的分差,再对应去年学校录取分数与当年重高线的分差,确定学校范围。例如小新同学二诊成绩在区高线(重高线)上60分,就可以考虑去年录取线在重高线上60分左右的高中,像九光、九外、石室北湖、川师附中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这种方式好处就是简单易操作,能够确定一个学校的大范围。各区的划线是参照往年区内升学情况来的,例如去年上重高线的人数比例是35%,那今年就按照这个比例来划。如果今年中考人数等影响因素发生变化,那使用这个划线计算出的分差去定位学校就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分差法的一个不足。
另一种方法是估分法,根据二诊成绩再加上副科(体育、政史地生会考)130分预估中考得分。例如小新同学二诊考了480分,预估中考得分为605-610分,参照去年录取分数情况七中万达、教科院附中、石室天府、师大附中都是可以考虑的学校。
这种方式比分差法更直接、更简单,不用转换就能确定高中范围,但误差可能更大。一是各区试题难易程度不同,这从各区的划线就可以看出来,锦江区高线412分,金牛区高线390.5分,两个区试题难度有所差异。二是副科属于预估成绩,政治、历史会考还有段时间才考,每年都有过高估计副科成绩的情况,后面整得家长手忙脚乱。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对各个区的试题难易情况要有一个把握,要清楚哪些区的试题和中考更为接近,更能代表中考考核要求。要是所在区试题难度偏小,在预估出的中考总分上还要减去一些分数,才更接近真实水平。
拿各区数学试题举例,「新易元教育数学教研组」对比分析了金牛、锦江、青羊、高新、成华和武侯的试题,对各部分、各知识点的难易情况作了归纳,并对试卷整体情况作了点评,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一、考点分析
01金牛区和锦江区
A卷选择 填空
A卷解答
B卷填空
B卷解答
02青羊区和高新区
A卷选择 填空
A卷解答
B卷填空
B卷解答
03武侯区和成华区
A卷选择 填空
A卷解答
B卷填空
B卷解答
二、试卷点评
A卷选择填空
各个区的选择填空难度不大,都是对重要知识点及基础内容的考察,试卷结构、题型保持较平稳,但还是需要认真对待,很多细节和概念问题需要认真注意,还有一些模型如果能够牢记于心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
如青羊区:第5题,观察图形,是平行线这部分课程讲过的“猪蹄模型”,即可直接秒杀,得到答案为B;再比如高新区第8题,观察图形,仍然是在平行线部分讲过的“肱二头肌”模型,直接秒杀,选B。所以对我们课程中的模型熟练掌握的话很多题型能直接秒杀掉,这就是总结归纳的魅力。
A卷解答
整体考察内容和中考风格一致,在难度上也比较接近,题型和方法都比较固定,丢分点估计还是会集中在19和20题上,其中19题在考察重点上略有不同。
如金牛区难度主要集中在第二小问,要学会用两垂一圆找点,以及利用k字求解;需要注意的是,成华、青羊和武侯区都考察了反比例与面积结合有关的问题,可能是以后考察的一个趋势,需要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示坐标系下不同情况的面积。
B卷填空
对于B填,几个区的风格则各有不同,但是常考题型都有涉及,如方程或代数式问题,几何综合问题等等。
如成华区25题,是利用轴对称进行线段的转移进而求最值;锦江的25题则重点考察了解三角形的能力;金牛和武侯的25题则是对反比例综合问题的考察。
4B卷解答
B卷解答三道题大的方向变换不大,主要是函数应用题,几何综合和二次函数压轴题。这里需要同学对于常见的题型及其解题思路掌握透彻。
如:金牛区27题,考察的是对角互补模型,可以构造旋转相似结合解三角形解决;28题(2)考察了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3)问结合了动态热点,由瓜豆原理可知M的轨迹为直线,然后就变为了常规的将军饮马问题;
锦江区的27题是以旋转手拉手模型为基础,第(1)问比较常规,(2)可以利用一线三等角的相似,用函数来求最值,(3)问可以由瓜豆原理推断出F的轨迹为直线,于是变为解三角形的问题,注意动态问题中多解的存在哦;28题(1)也同样常规,(2)找角问题,记得上下可能各一种情况;第(3)问更是经常练习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难度正常;
青羊区27题第(3)同样也可以根据瓜豆原理先判断出P点的轨迹,然后再利用垂线段最短得到PQ最小值;28题最后一问则是标准的胡不归问题,需要孩子们对最值的几种模型都非常熟悉才能顺利的解答。
综合试题和各区划线来看,武侯,青羊,金牛,锦江都和中考难度更为接近,成华相比之下就要略微偏简单一点,大家在预估总分的时候可适当减去10分左右。至于考试状态等风险因素,就根据考生自身情况做适当考虑了。
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为家长们选择学校提供一个参考的范围,最终还是要看中考成绩情况,祝愿中考考生们都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