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归一法
网上搜索百度百科。“归一化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式,即将有量纲的表达式,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表达式,成为标量。 在多种计算中都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还有关于“加权平均数”的例子。
如:学生期末总评是对学生平时成绩,期中考成绩,期末考成绩的综合评价,但是这三个成绩所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重不一样。若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成绩占30%,期末考成绩占40%,那么期末总评=平时成绩*0.3 期中考成绩*0.3 期末考成绩*0.4。
就是说试卷上同样的60分,其所占权重不同。在单位绩效考核时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普通员工、中层领导、高管打出的分是不能直接简单的加起来取平均值的,领导的一分必需要顶员工的好几分才合理,具体的权重会因单位而已。技术方面(适用于疫情防控),同样的意见,专家说出来权重也会大些,位高权重嘛!
上期讲加权平均值,我们看到如下的公式,最后要做一个除法:
如果我们把分母变成1,上下同时除以f的和,整个公式中数据f的量纲变消失了,作为权重的数据变成分数,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
比如:150分的试卷,我们卷面成绩是90分,占总成绩的90分/150分=60%,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这样的话,数学、语文、英语、生物、地理的卷面分全折算成百分比才能互相比较,分出个高下。
同样的,在考核评分的时候,每个评委的标准不一样,有的按表现的高、中、低打成100、50、0,有的不打成90、70、50,还有的不好意思打成95、90、85,这样简单相加就会对人做出错误的评价。同样要用归一化进行处理,三种人的最高和最低相差分别为100、40、10,所以第一个人的相差10分其实才相当于第二个人的相差1分。
此时要假定三个人给出的最高分是等价的,即100、90、95都算100%,0、70、50都算0%,据此其他根据分差除以高低差都可以换成合理的百分比。
所以认为同一个人的优秀程度是80%,第一个人会打出80分,,第二个人是82,第三个人是93,简单算术平均是85。
认为同一个人的优秀程度是20%,第一个人会打出20分,第二个人是58,第三个人是87,简单算术平均是55。
直接上图,我们使用归一法将“次数”除以“总次数”,消除了“次数”的量纲。可以这样表述,我们6枪中有1枪是2环(1/6=16.67%),2枪是3环(2/6=33.33),…。使用这样的权重,最后一步只剩求和了。
归一法求平均值
最前面的平时、期中、期末的例子,还有考核员工、中层领导、高管的例子,都是这样计算的。
平时成绩的平均分*平时的权重
…
多名员工打分的平均值*员工的权重
…
最后累加就得出了加权平均数,相对合理一点。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