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用800字描述:
决定很多人命运的高考试卷的一生。
一张试卷从无到有,从“生”到“死”,它短暂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每年5月高考命题开始。
有资格参与命题的有三类人:大学教授、老师和科学研究者。
其中大学教授作为带头大哥权重最高,这与腾远君和小腾、小远的组合理念不谋而合。
每年进入命题中心的人都要被安检、搜身和上缴电子设备。
据悉会严格到检查衣服所有夹带、翻遍行李箱的程度。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隔绝和外界的联系,防止泄题。
这种场面,一般会在谍战剧中看到,请自行脑补情节、画面。
接受完一系列的搜查后,命题人们就被关起来干活了。
据悉命题工作,强度非常大。
每天早八点到深夜,没有周末。
按要求,每个题型会出15道题,最后从中优选组合出两套试卷。
一套成为高考试卷,一套成为备选。
组稿完成后,还得接受测试,以确保题目的严谨性和难度适合。
测试的对象有两类人:
一类为没有非命题的老师,他们做题主要为了挑毛病。
一类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这次测 试 成绩即为他们的高考成绩。
之后,高考试卷终极定稿。
命题结束后,一个多月没碰过手机的老师们已经差不多要憋疯了。
那赶紧打开手机打把王者吧。
对不起,不能玩游戏,不能打电话,不能回家…
高考结束后,才能还你自由身。
命题结束后,试题将被交到印厂印刷。
也有人说为了保密,会在监狱印刷,这个无从查证。
印刷完成后统一封存,直到高考前一两天送到各地招办。
而运输高考试卷的防御指数,完全不输押送运钞车。
全程由武警押送及录像,确保万无一失。
7号那一天,试卷会被分发到各个考点。
考前半个小时分发到各个考场,考前15分钟分发到考生手中。
之后会被一千万考生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然后发现这个试卷他不简单。
短短几个小时后,试卷所有内容就会全网公开。
高考作文成为考后的最大话题,究其原因其他科目吃瓜群众也不懂,所以讨论不起来。
高考结束之后,试卷将暂时被暂时封存。
之后各地开始遴选阅卷老师。
选择阅卷老师的标准没有命题人那么高。
要求只有一个,没有亲属参加当届高考即可。
一般情况下,同一张试卷的同一道题由两个老师负责。
分数相近,取平均分即可;分数相差较大,则交由学科组长打分。
以下是高考阅卷现场:
选择题:
大题:
高考阅卷结束,考生成绩已成定局。
接下来就到了销毁试卷的时候了吗?
不会,一般会保存半年。
主要是为了防止纠纷。如18年河南考生起诉答题卡被修改时间。
但因为每年有一千多万考生参加考试,所有科目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加起来,大概会产生两亿以上的纸张。
所以,焚烧不是他们的归宿。它将被打碎再生继续书写更多人的高考故事。
这就是高考试卷的一生。
短短两个月,却精准的判断出了到底谁在十年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