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高考中
作文题目都备受关注
然而
今年的高考题
竟然和177年前的考试
“撞题”了
这是什么情况?
让乌山君来为你揭秘!
今年高考作文
“撞题”清代试卷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
要求根据材料写作
题目一出
旋即引发热议
↓↓↓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让人没想到的是
今年这道作文题
竟然与清代道光癸卯年
(1843年)
福建考举人的考题相似
福建知名收藏家鲍国忠向乌山君展示了由他个人收藏、现在永泰永阳古城景行书院展出的1843年福建永福县(今永泰县)余潜士的乡试卷,考题只有短短一句话。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清代·道光癸卯年福建乡试硃卷余潜士卷封面 图:鲍国忠
很显然
177年前的那场举人考试
要求考生根据齐国这段历史
各抒己见
当时不提供材料
直接命题
在这篇800字的策论中,余潜士引经据典,抒发“在统治江山、治理国家的大局中,用人须用其长”的观点。他指出,管仲易主效忠效力,虽有“失节”之嫌,但对国家来说,没有矛盾,其超凡谋略对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所起的决胜作用,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清代·道光癸卯年福建乡试作文题余潜士答卷节选 图:鲍国忠
余潜士这篇文章,获得了“不骋才,不使气,雍容雅度,有羊叔子轻裘缓带之风”的评语。
最终
余潜士在考试中
获得全省第82名的成绩
中举人
这位福州人被誉为
“晚清闽中理学宗师”
说到余潜士的名字
相信福州人也不会很陌生
余潜士,字时缵,自号耕村,永福辅弼人(今永泰县同安镇樟坂村龙冈),清末永福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其深得道光、咸丰两位皇帝的赏识。其教书育人30多年,桃李遍布八闽及台湾。咸丰皇帝还特赐进士出身,授文林郎。
余潜士像 图:卢美松
据了解,余潜士乡试中举人时已近60岁。他考乡试时长约40年,曾作《癸卯(1843)举于秋闱自嘲》诗:“销磨壮志几风霜,转眼朝阳到夕阳。自笑姓名参桂籍,华颠尚逐少年场。”由此可见,他在接近花甲之年中举,十分淡定,并无惊喜的狂态。
余潜士一生恪尽职守,献身教育,是清代福州鳌峰书院、魏杰寿泉精舍等地的著名塾师,教育成就卓著,被今人誉为“晚清闽中理学宗师”。
鳌峰书院全图 图:卢美松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曾经整理过《余潜士全集》。余潜士故居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樟坂村,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余潜士全集》 图:鲍国忠
找工作的看过来
长按下方二维码
发送“招聘”
获取最新招聘信息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顾伟
综合象山老者鲍国忠、余氏在线
编辑 申哲
监制 程仁山 黄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