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在持续,全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接踵而至,1000多万高考生步入考场,参加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考。
出了数学考场,大多数考生直言:数学太难了,估计比平时模拟考要低个30分左右。
回顾历年高考,葛军称神的时代,他出的试卷,数学几乎年年难考,高分都是稀奇货。
当然,不可否认,有极少数超级学霸,他们对此并不在乎,每年高考都有一个小时不到答完试卷,提前出考场的。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怎么了?
中国学生不行?数学教育不行?还是试卷难度大了?
横向对比的话,我们大概清楚,中国学生高中时学习的很多内容,在欧美国家,很多是在大学里才开始接触的,我们国家进行了超前教育,这种拔苗助长的习惯,好处目前看不清楚,但是,坏处却很明显,那就是中国学生学业负担超重,刷题成为家常便饭,尤其高三学生,凌晨睡觉成为习惯。
可以说,高中生也是“呕心沥血”一族,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了。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直接进行人才分流。录取比例的有限性,导致了大家必须努力奋斗,人人争上游,结果就是高中生“内卷”。
全社会都需要减负。
针对数学这门课,大多数学生反映偏难,那么,我们的出题人就应该反思,目前咱们设置的课程内容是否太多,太杂?内容深度是否合适?有没有考虑社会实效性?假如试卷的难度系数设定为0.55,那么这个抽样结果是否标准?咱们出题究竟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存心考倒学生?
尽管高考实行了这么多年,但是,由此衍生的教育问题却层层加码,导致教育成本逐渐抬高。有人说高考是最大的公平,我看未必,都什么年代了,一考定终身也应该要有所改变了,重新设置考察方案,录取规则,提高录取比例,大学宽进严出,这些应该是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的地方。
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够睡够觉,身体棒,不要一代又一代成为“刷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