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高考延期到7月份。
正值炎炎夏日,大家都讨论起来:“高考考场要不要装空调呢?”
近期,海南、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多个地区明确将在考场安装空调。
那么,你知道以前高考的考场长什么样吗?新中国高考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优优老师带大家来回顾一下中国高考的发展史!
中国高考的发展史1、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为实现教育上平稳的衔接与过渡,1949年全国高等学校沿袭过去的单独招生方式,各大学自主命题,自主招生。
2、1952年: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统一招生的考试方式也延续到了1966年。
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元考试两科,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
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17天安排额外的笔试和实习,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3、1966年:废除高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并号召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4、1972年:推荐制到1972年,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于是“工农兵学员”登上了大学的舞台。
5、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6、1983-1984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教育部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4年9月,英语被正式列为高考主考科目。
7、1989年:标准化考试全国推行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
1989年,英语科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普及。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各科高考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
8、1994-1998年:设立重点院校,相对稳定1995年提出211院校制度,建设目标面向新世纪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8年提出建设985院校制度,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部分985、211院校)
9、1999年:高校扩招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教育部开始推行“3 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10、2001年:取消高考年龄和婚否的限制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
(参加考试的老人家)
11、2003年:更改高考时间教育部决定将原本7月7日的高考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6月的7号和8号。
12、2004-2006年:自主命题教育部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
13、2007-至今:课程标准改革2020年高考将采取“3 3”的方式,第一个“3”是指语数外三门的高考成绩总和,而后面的“3”则是考生在史地政,物化生这六门课中的任三门课的会考成绩。
14、2020年:受疫情影响,高考延迟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看完中国高考的发展历程,有没有对高考有更近一步的了解呢?
年代不同,高考政策也不尽相同。
那么,同一时间,不同省份的高考呢?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
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考试难度在这个难度地图中,我们说的不是考试试卷的难度,而是录取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学校“录取率”。广东、河南堪称“地狱模式”。
分析:考试的难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在省份的考生人数多少,如果考生多,竞争就非常激烈,要想进入名校,必须拼了命的努力;二是录取比例,如果大学在某个省份招生人数多,录取比例相对就高,考大学就容易,考生的机会也更多。
考试用卷近年来,高考已启用“全国卷”作为全国统一试卷。不过也有个别地方是通过自主命题来考试的。试卷的难度众说纷纭,就全国三套卷来说(试卷结构相同、难度相当),试卷的难度系数依次为1>2>3。
也有人说以前使用的地方卷和全国卷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至此,优优老师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省的考试用卷,各省试卷类型每年会有多多少少调整,具体要以当年公布为主,此表仅供参考。
(点击查看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