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liàn)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sǒu),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选自季羡林《幽径悲剧》)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嵯峨(cuō) 宽宥(yòu) 针黹(zhǐ) 咨诹善道(zōu)
B.巉岩(chán) 蕴藻(wēn) 摩挲(suō) 虚与委蛇(wēi)
C.蹒跚(mán) 涅槃(pán) 徜徉(cháng) 分道扬镳(biāo)
D.啁啾(jīu) 皱缬(xié) 襁褓(qiǎng) 断垣颓壁(yuán)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家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B.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说好好地生活,我们都说在老去的时候,我们携手去看天边,去看那些年轻时为了生存拼搏而目不暇接的风景。
C.随着好人群体不断跃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全民见贤思齐,在日常生活中大力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
D. 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 ,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坚信孟晚舟是无辜的,中国也将会继续支持孟晚舟并且对加拿大的处置进行监督,希望早日还给孟晚舟自由和清白。
B. 当地时间5月24日,当天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1000位逝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身份信息,密集的排版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C.外交官群体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以过人的胆识、高超的外交智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D.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著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晏殊,北宋词人,著有《漱玉词》。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飞鸟集》。
B.说、表、序、铭、记、书、歌,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如,《出师表》。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C. 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是古人的一大幸事。殿试录取进士分为三等,叫“三甲”;榜用黄纸写,称“黄甲”。据说考中状元的人要在皇宫前刻有沙雕巨鳌的石阶上接黄榜,所以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
D.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老生,扮演中年或老年男性,大都是正面人物。小旦,旦角之一,多扮演年轻女子。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5)《岳阳楼记》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 , ”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7.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续通顺。(2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① 。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②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 微信朋友圈。”
8.口语交际(2分)
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一张方舱医院“读书哥”的图片在网上广为流传。他戴着口罩认真看书的样子就像一束光照进我们的内心,安抚了无数人因疫情所带来的惶恐与不安。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慰藉,阅读可以让人精神丰盈,阅读可以让人获得力量。请你给合阅读过的一部名著,谈谈你的阅读体会。(7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5题(20分)
【诗歌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中所作,首联运用“ ”和“ ”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坎坷的人生境遇。(2分)
10.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地融为—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3分)
【古文阅读】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彭端淑《为学》)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①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②,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③,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④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 先驱。②尊盛:位高势盛。③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④由:奉行,遵从。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
(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逮:
(2)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
(3)守以畏者,胜 畏:
(4)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 相: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望之而蔚然深秀者 (《醉翁亭记》)
B.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则素湍绿潭 (《三峡》)
C.①子无以鲁国骄士 ②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D.①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13.下列对【甲】【乙】【丙】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围绕天资与学习的关系展开。中心论点是: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B.【乙】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家书,属于家训,写的是对儿子修身处世的教诲。
C.【丙】周公对儿子提出的的六种“谦德”是恭、俭、卑、畏、愚、浅。
D.【乙】文中“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5.【甲】【乙】【丙】三文中,彭端淑、诸葛亮、周公分别对儿子或侄辈们告诫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16-18题 (7分)
短视频社交来袭,你在吗?
【材料一】
从静态到动态,从单纯文字与图片到短视频平台的爆发,社交与媒体演变到了一个新领域…2020年春节以来,各种短视频平台就纷纷抢占着互联网的头条,梨视频改版、今日头条收购美国短视频社区Flipagram、李连杰创办短视频社区“街力”……其实早在2018年,短视频行业已经开始出现爆发趋势,各种社交行业都在进军短视频领域,2020年也被广泛认为将是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年份,可谓风头正盛。
【材料二】
“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工作间隙,随手一点,就能看完一个小视频,生动直观,我很喜欢这种形式,会让自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太原90后女孩李萌这样表达了她的看法。短视频,大多为10分钟以内的视频,与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相比,它的内容更丰富、更具表现力、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度更高、也更易于用户被动接受。
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庞慧敏介绍,如今,信息传播日趋碎片化,用户的注意力已很难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对于大部分网民而言,上网时间大多是零碎的,很难利用很长的时间且集中精力去阅读一整篇文章。而普通的图片能够呈现的信息又极为有限。因此,将文字、声音与视频结合在一起的短视频成了人们度过空闲时间的最佳选择。
【材料三】
今日头条收购运城市阳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被外界认为是“曲线救国”拿下视听牌照。一面是“被迫”转型,一面是收购牌照,大家看到的是监管趋于收紧的情况下,短视频“想发就发,想转就转”的自由时代正在终结。
另外,随着大量视频内容创作者的不断涌入,同质化问题开始显现。秒拍《2019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搞笑幽默和明星娱乐占据了短视频内容67%的份额,而且,目前它们在总份额上也仍是最大的。事实上,短视频内容开始就以纯搞笑类、娱乐明星八卦为主的。太原市新媒体协会秘书长高宏伟说:“如果说2019年搞笑娱乐占据了更多短视频用户的页面,那么2020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最大战略必定是垂直深耕。短视频行业正处于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专注于医学、财经、母婴及衣食住行等行业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只有在领域里准确捕捉社会热点与敏感点、具有洞察力、持续的生产差异化个性化内容的生产者才能在未来短视频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突围。”
【材料四】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年3月11日)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2分)
17.下列内容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视频的特点是:内容更丰富、更具表现力、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度更高、也更易于用户被动接受。
B.材料二中画线句“大多”表限制 ,在文中指短视频的时间以10分钟以内为主,也有不在10分钟以内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C.材料三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搞笑幽默和明星娱乐占据短视频内容的份额非常大,使说明具体化,令读者信服。
D.短视频行业现已开始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但发展中也出现了“曲线救国”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18.阅读材料四,围绕“短视频”进行探究,说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三)阅读下列议论性文本,完成19-21题 (7分)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 王财忠
①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甲 。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③“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乙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⑤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9.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两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2分)
①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②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甲: 乙:
20结合选文第④段,说说对加点字的理解。(2分)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21.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3分)
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四)阅读下列叙述性文本,完成22-26题 (14分)
窗 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22.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2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3分)
2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说想起抓住一-位剪纸老人双手时,脊背“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突出强调了“我” 对窗花艺术的倾倒以及心灵的受到震撼。
B.文中第③段写陕北人钟爱贴窗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
C.第④段画线句子“半癫状态” 写出了剪纸艺人剪纸时的入神与痴迷。第⑤段首句中“勾魂的俗物”指的是不高雅的物品,这两个短语都含贬义。
D.第⑦段“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这句话的含义是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
25.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
26.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三、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想写你的名字
想写你的名字,
在蓝天碧海的沙滩。
一横是心疼,一竖是祝福,一点是思念,
可是我担心,海浪温柔的抚摸。
想写你的名字
在冰清玉洁的雪地。
一钩是爱恋,一捺是牵挂,一撇是誓言,
可是我担心,阳光炙热的亲吻。
请以“想写你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2分)潋 擞 2. (2分) B 3. (2分) C 4. (2分) A 5.(2分) A
6. (8分)(1)晓镜但愁云鬓改 (2) 看红装素裹 (3)星河欲转千帆舞 (4)琴瑟友之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2分) ① 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 ②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8.(2分) 略。
9.(2分)“凄凉地”“弃置身”或“凄凉”“弃置”
10.(3分)示例一: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这两句的意思是展望未来,沉舟的旁边有千帆过往,病树的前面万木向荣,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
示例三:这两句诗客观上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后人常引用此两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11.(4分)(1)及,赶上 (2) 振奋精神 (3)同“威”,威严 (4)辅佐
12.(2分)C
13.(2分)D
14.(4分)(1)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2)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限,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是依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15.(3分)
【甲】彭端淑告诫儿子和侄子辈们,要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要不怕困难,争取学业成功。
【乙】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君子,要刻苦学习,通过学习增长才干。
【丙】周公告诫成王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翻译】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
16. (2分)短视频社交是个新的领域,短视频社交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迎来新契机。
17.(2分) C
18.(3分)(1)短视频的每天发布量大,人均播放时间长,微博播峰值高。(2)短视频的发展和当前的宏观环境有很大关系。(3)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短视频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
19.(2分)甲:1乙:2(填AB不给分)
20.(2分)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1.(3分)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2段的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
22.(3分)“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1分)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1分)这一句总领全文,(1分)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1分)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做铺垫,(1分)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1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得3分)
解析:“亮”在这里是“醒目、耀眼”的意思,写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达了作者对窗花的赞美之情,起到总领全文、做好铺垫的作用,再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可以看出开头的“亮”与文章最后一句互相照应。
23.(3分)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干世界。(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从第②段中“……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可以归纳出“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从第⑧段中“……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可以看出“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从第④段中“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可以归纳出“窗花艺术”来源于剪纸人的生活和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第⑤段中“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及“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干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可以看出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
24.(2分)C
25.(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老人剪纸比作“侍弄土地”,写出老人对剪纸的虔诚、一丝不苟,表现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26.(3分)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每点1分,共3分)
解析:本文作者表达了对陕北剪纸艺术及陕北人民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赞美,文章最后作者通过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进一步突出这一中心。作者所想象的“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文中写剪子声音时,说“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超越感觉”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写老人双手时,作者写道“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磨僵”一词,突出了陕北人的勤劳,“铰活陕北”突出了他们用双手及他们的智慧让生活美好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
关于期末复习,你还要哪些问题呢?欢迎留言评论。我是,我们一起学习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