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上过学的人,都难免被老师罚抄试卷、写N遍生字的经历。
或许是因为一次考试不如意,或许是作业没完成,或许仅仅是因为这道题不会做而没做。
于是被老师惩罚抄三遍五遍的试卷,或者几十上百遍的生字词。
老师这样做,一是为了惩罚,让你记住这次教训;二是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掌握。
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
我小孩读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要求罚抄三遍卷子。
那是满满的四页纸的试题呀,不要说刚拿笔写字一年的小学生,就是大人抄完都挺费事的。
当然孩子没考好,老师这样做咱也不能说啥,抄就抄呗。
当天还留了其他的作业,到晚上十点的时候一遍还没抄完,我就对孩子说,不抄了,太晚了,第二天六点多还要早起。
孩子怕抄不完被老师骂,非要抄,最后还是我发了一通脾气才去睡觉。
第二天放学问"你没抄完老师有没有骂你?"
孩子说,老师看都没看。
我长出一口气,昨天的决定是正确的。
小时候我也有过各种抄试卷,写二三十遍生字词的经历,那感觉真是备受煎熬。写到最后,心里如百爪挠心,烦躁难耐,字写得歪七扭八,全身都不自在起来,真有一把把作业本撕掉的冲动。
直到现在,都对老师采用罚抄试卷惩罚学生的方式持反对意见。
学生考不好,惩罚可以;上课调皮捣蛋,惩罚也可以;课文不会背、生字不会写,都可以罚,但咱们不要一味地抄抄抄好吗?真是没起到什么作用呀。
一、抄试卷是一种手段,但太简单粗暴记得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消息:某中学一名教师让学生默写10首古诗,全班60多名学生有一半出现了错误,这个老师一气之下罚每个学生将写错的古诗默写50遍,惩罚最重的学生把古诗一共写了500遍!结果是写了500遍的,写到了凌晨4点半。
500遍,这是什么概念?估计写到最后手也麻了,腰也酸了,脑袋里都成了一团浆糊糊。
惩罚的目的达到了,真的记在心里了吗?不一定。
可能在抄前几遍的时候,还会用心看看有没有写对,到后面越写越多,那些字都成了一个个要攻克的堡垒,孩子只不过拿笔当机关枪,麻木机械地在扫射而已。
在网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在抱怨:“老师因为一个学生在课堂讲话,就要求全班学生都罚抄生字,为什么一个孩子犯的错,要全部学生承担后果?”
“我家孩子因为写错一个得数,就要把全部作业抄三遍,抄到十一二点,最后都是哭着抄完的。”
…………
看来众多家长对老师罚孩子抄试卷、试题的方式也不能接受啊。
相信老师在以这种方式惩罚孩子的时候,都是想让孩子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对孩子来说,抄试卷是一种惩罚,她会带着埋怨的心理去抄,抄的过程中也不会对试卷上的题做任何思考,心里想的是"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抄完呀!""赶快抄完我就可以休息了。"
二、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老师好像很喜欢抄这种如果是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某道题做错了,罚学生抄试卷,以加深印象,改正错题为目的,还可以理解。
但是很多时候,是因为某个学生在课堂调皮捣蛋,结果连累了其他学生。
一次孩子对我说,今天好烦哦。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有几个学生在下面讲话,老师说再有人讲话,全部学生都要把课文抄一遍,还有人说就抄两遍,结果一堂语文课下来,我们要抄五遍课文。真是恨死那些上课讲话的同学了。
看吧,有个别学生讲话,你完全可以针对性地教育惩罚他们,先严厉批评,指出他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会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如果还不悔改,不妨先把孩子隔离起来,罚他们站到教室后面,让他静静思考一下,或者用戒尺打手心、放学后背完课文再走,实在不行,不还有叫家长这个方法吗。
既然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你就真没必要殃及到其他认真上课的学生,关键这还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不是吗?
你以为把全班都罚了,那些捣乱的学生就能心生愧疚,改过自新了吗?不会,反而助长他们的行为,以后不高兴了我就捣捣乱,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受罚。
三、罚抄试卷也应该有个度即使是罚抄试卷,也是可以讲究方式方法的。
像语文,有很多生子生词,经常重复出现的短语句子,多抄几遍确实能加深印象,就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句子抄多了,效果就出来了。
但是像数学,你让他抄多少遍都没用,因为数学讲的是解题思路和技巧,以及对题目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就那么机械地抄,除了浪费时间和笔墨,真起不到什么作用。
好在现在很多老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在抄试卷上面有了很大改进。
一是强调了错题的解答和巩固,做错的题目,集中抄写在错题本上,相当于再做一遍,以后复习的时候也能重点检查,那些简单的题目会做就好。
二是对孩子的罚抄范围有不同的规定。考90分的不用抄,80分的抄错题1遍,70分的抄错题2遍……这样做有的放矢,也有利于鼓励孩子的上进心。毕竟考好了就不用抄作业啦。
最后,希望不管以哪种方式惩罚,都不要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惩罚是方式,不是目的,提升孩子的学习才是最终目的,一味地抄抄抄,每次都抄到凌晨,完全不考虑孩子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学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