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撕掉试卷(试卷一键消除答案)

标准答案撕掉试卷(试卷一键消除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9 02:37:49

低年级的时候,孩子作业主要靠老师和家长批改,大家普遍认为有两个好处:

1、提升效率,让孩子直接看到错题;

2、防止孩子拿到答案直接抄;

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当孩子年龄很小,查错和自控能力都不强的时候。

但至少在小学高年级,要渐渐培养孩子独立使用答案改错的能力。一旦学会这项技能,会显著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中学学习相当重要。首先,家长要渐渐改掉对答案的偏见。比如不少成人买来习题册第一件事就是把答案撕掉,认为有答案孩子就会抄,影响做题效果。可大家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到高年级,认知和自控力还停留在这种水平,他的学习之路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更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从少量试卷开始,培养孩子独立使用答案查错的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要让他们明白答案不是用来偷懒的,而是帮助我们自查自纠的工具,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义。

具体怎么使用答案呢?总结几点:

1、独立做完后,对着答案改对错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有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果真的手握答案做题,常常会有一种诱惑。比如这题不会,百思不得其解,要不看一眼答案的提示吧?长期如此,它会影响你做题的独立性,使得平时做题环境和真正的考试做题环境相差太大,很容易造成作业很好,一考试就“失误”的情况。谨记,答案是在独立完成试卷之后才能使用的工具,切不可在做题的时候偷偷使用。不管是直接抄,还是看提示思路,都不可以。如果真的不会,也要先尽量写一个答案,错了再用红笔改,这也有助于我们后期的错题整理工作。

2、发现错误,独立检查错误点

对答案的时候,第一遍只改对错,不看具体的过程。一张试卷,如此批改完毕后,针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先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修正,看是否可以找到计算或思路的谬误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查错能力训练,跟考试的检查非常类似,只不过是多了一个明确定位,相当于是定点查错。在反复的自我查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量的知识点理解偏误、审题偏误、做题习惯的漏洞等,通过修正这些薄弱点,人的应试水平会快速提高。

3、实在找不到错误点,深究答案过程

如果一个题错了,却无论怎么检查都搞不懂是怎么错的,这种题的价值会相当大。因为这里的问题,大概率是不是理解偏误问题了,而是知识体系的盲区。

我们需要深究答案的细节步骤,一步步研究,和自己的思路做对比。你一定会在某一步上,发现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产生了偏差,恭喜你,找到了这一题的精华。

答案为什么这么做?我为什么做法不同?彼此的核心分歧点,究竟是在哪里?耐心考虑这些问题,把这题的精华吸收干净。

4、完全不会做的题,学习答案的解题思路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情况,就是自己压根不会做的题。

你首先要确认,自己真的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投入了足够的脑力,还是拿它没有办法。

在这种前提下,你可以直接去看答案,但不要忙着抄到题上。你真正要做的是,一步一步揣摩答案的解题思路。

当你看到第一个提示点(答案帮你搞懂了原来不太懂的地方),可以试着盖住答案,继续往下做。还被卡住,可以继续翻看答案,一小步一小步看,看到解开当下的小疑惑,就盖住后面答案,继续自己做。

如此往复循环,直到在答案的提示下,完整把这道题做出来。

你应该再试一下,自己此时能否再独立、从头到尾把整个问题推理出来,或者隔两天、隔一周再试一试。并且应该多去思索一下,自己究竟是因为哪里没搞懂,导致这题一开始不会做的。把这个点找出来,好好消化一下,争取下去遇到类似问题,可以独立完成。

总结

以上,就是在使用答案方面的诸多细节。如果非要总结一个基础原则,就是尽可能提升答案使用过程中的“阻力”。

比如,先独立做再对答案(阻力:不能直接看提示),

发现错误后先努力自查错误点(阻力:不要直接对答案细节),

不会的题也要对着答案一步一步去抠(阻力:不能直接抄全部步骤),

搞懂答案思路后要独立输出(阻力:不能只是看懂,要自己推理出来)。

答案是一种训练辅助,很像健身时候的私教。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优先靠自己,教练只是提供简单反馈,帮助你做调整;

当你实在没能力举起那么大重量时,教练可以适当助力,以帮助你举起大重量。但也必须保证自己先要力竭,不然根本起不到健身的作用。

综上,答案不是魔鬼,答案是相当重要的自学材料(尤其是标注了详细解题步骤的答案)。

当孩子大了,家长无法指导了,老师也不可能天天给批作业了,不会的题很多也根本没时间一个个去问老师了。这时,能否从答案中吸收营养,搞懂原本不会的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学效率,决定了长远的学习前景。

关注,转发,值得分享的教育干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