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廿
孩子因细菌感染,病了一周,落下了重要的备考时间。
老师周五在群里发了试卷,要求打印,我没有打印。
周一上学,老师发微信说,全班只有XXX没有打印,今天务必打印出来,晚自习后回家补做。
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老师有没有批评她。
她说,没有,就让她补作业。
我说,明天就考试了,写不写,老师也不检查了,你确定要写?
她反问我,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心思?你的意思是,不用写了?
我反问道,是不是你也有这个心思?看你的样子,是不是也不想写。
她说,可以不写吗?那就不写了吧。
我说,那怎么能行,肯定要写,这套卷子很重要,必须过一遍。
她说,我知道,老师说,要写。
回家后,她很快完成了语文试卷,数学只写了几道题,就开始翻冰箱,吃西瓜,上厕所……
我的心思不在她身上,身体很累也很懒,一点也不想关注她的学习。
我也不想让她写的太晚,于是,挑了几道有代表性的题让她列出算式就可以了。
她很配合,快速的完成了。
问题也出来了,圆的知识点,她还是没有学透,“大圆减小圆”,总是弄混半径和直径,我也很无语,只能耐心的慢慢讲解,圆最重要的就是半径,你只要知道半径,圆的所有信息都知道了。(今天拿成绩单,考了这类题,半径找对了,我也服了她的脑回路,把“减”写成了“加”,错的离谱,还稀里糊涂的一通乱计算。主打一个“想当然”。)
我只能说,自己是不擅长教学的,我也只能尽我所能,让她理解。给她分析错题,也讲大道理,学习是持之以恒的过程,一边学知识,一边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成绩做一台只会不停刷题的机器。我们卷不动,也不会摆烂,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学习,在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我也会反思自己,也在被迫接受教育制度的条条框框。
但我,不想受困于此,也在学习,在想办法做得更好。
我认为,教育,是双向的奔赴。
孩子喜欢的,自然加倍努力去靠近,去表现自己,争取得到预期的结果。
孩子害怕的,不仅仅是不会的题,是来自大人们的指责和施威。
她害怕被打击,被辱骂,被看不起。遇到困难会退缩,会习惯性躲避,不敢表达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默。
如果说孩子内心强大一点,便能不顾那些不好的话语,甚至身体的伤害,那么,施教者,难道不敢反思自己的行为吗?为人师者,就该严厉批评,一点也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吗?
因材施教,他从来就不放在心上,又怎能教育好孩子?成绩固然重要,但只看重成绩的老师,请问你们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内心不会痛吗?不会感到后悔吗?还是根本没有悲悯的心,把孩子当作了被教育的对象,而并不是一朵朵需要呵护的花朵,一颗颗慢慢浇灌长成的大树?你也是普通人,怎么能高高在上,凌驾于众人之上,自诩为正义的使者,主宰者孩子们的真诚与善良,让孩子受到道德上的捆绑,难道不是另一种欺凌吗?
儿时的心理阴影,会伴随一生。
有没有得到尊重,孩子是能感知到的。
我相信大人们,老师们也是能感知到的。
所以,请那些只是为了名声,升学率为目的教育者,请不要再一意孤行,请不要用拙劣、邪恶的手段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