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师批改作业或考卷时,每每都是使用“红笔”进行批改或备注?背后原因除了历史因素流传至今,在物理学以及心理学上也有其道理。
从历史层面来看,用红笔批改考卷及作业的文化最早来自于古代的“朱批”。相传朱批源于秦始皇,又称为“朱批奏折”或“朱批谕旨”,因当时各地上报的奏折太多,如用黑笔批阅黑字奏折容易混淆和漏批,为了提高效率和避免漏批,秦始皇便在每一份阅毕的奏折上划勾表示。
后经封建社会的规定,“朱批”只用两个对立的场合,如官员为犯人定刑时可用朱批,另外就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或考卷时可用朱批,其它时候一律不用,因此沿袭至今。
以物理学角度而言,由于红色属于光的三原色之一,波长为可见光的最长,较不容易产生散射,常被用来作为“警示”信号。
心理学方面,因为红色象征热情、性感、权威、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也代表全然的自我、自信。因此,用红色来标识比其它颜色更会显得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