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老师都存在着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当老师时生气的时候,所有学生都会懂得察言观色,瞬间变得很乖很老实。老师们说一不二仿佛是学生时代的一个标志,不过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对老师的恐惧感已经不如当初一般。
有位戏精小男孩最近在某视频网站上模仿老师的神态动作,视频一出,小男孩瞬间荣升网红。看得出来是班上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在偷偷讲话聊天。作为老师肯定是不允许这样的行为习惯出现。所以这位老师觉得有必要给孩子认真的上一堂教育课。
可能是这堂教育课对这位小男孩的教育意义特别深刻,所以他就在闲暇之余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行为习惯还有神态,给全网的网友也上了一堂这样的教育课。
不止是神似,简直这样的动作和语言都超越了老师,并且话语中还带着一股东北味,尽显满满的霸气感。尤其是作为老师的惊鸿一瞥,模仿的入木三分。最后摔卷子那一幕,还有比这更形象的吗。当之无愧这样的视频一出瞬间就在网上火了起来。
网友也被这个小男孩逗得哈哈大笑
网友一:简直就是模仿到了精髓,太像啦!
网友二:这不是在模仿,这简直是活灵活现呀!
网友三:这哪是模仿啊,直接是超越了老师。
不知道这位戏精男生的老师看到这样的视频会作何感想?作为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过课堂内容对孩子的吸引力,课上做小动作或者不认真听讲胜过课堂纪律。
为什么很多孩子上课都会不认真呢?
1、 课堂的约束性对孩子来说太难了
孩子小的时候难免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需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就需要抛除一些小动作。孩子的世界交朋友很容易,所以面对同桌的小伙伴,朋友的吸引力要大过课堂内容,所以孩子上课会出现不认真听讲的情况。
2、课堂内容不生动,所以孩子无法集中精力
当孩子如果遇到他们感兴趣的课堂内容的时候,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变得很高。但是如果课堂内容不是在孩子感兴趣的范围之内,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出现不认真听讲的情况。这和老师的备课和讲课方式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责任也不是百分之百出现在孩子身上,也存在一些外在原因。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相信作为父母是最头疼的。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只是在学校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该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
父母该如何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1、帮助孩子提前预习学习内容,让孩子有大概的了解
孩子的理解能力慢,对于新的知识第一遍会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到第二遍的时候就能熟记于心。为了让孩子学习能够有所进步,可以帮助孩子提前预习一下孩子的学习内容,方便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深刻理解。
2、不要过分给孩子过分的压力,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就比如说父母一再要求孩子课堂上认真听讲,但是每个孩子都会存有叛逆心。父母越是让孩子这样做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往往父母在不自觉中说出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就会重视起来。
3、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如果父母一直把学习学习挂在嘴边,那么会成为孩子比较厌烦的一件事情。不要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失去学习更多兴趣的机会。兴趣爱好也会成为辅助学习的一种能力,孩子在培养其他兴趣的时候,也会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性。
在孩子平时学习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去指责孩子的不认真。相信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孩子会在学习成绩上有所突破,成为每位父母眼中骄傲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