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就是做题目,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做题训练,才能在考试中正确解答题目,考取高分。但为什么一个班的同学做了几乎一样的题目,而考试成绩却相差这么远呢?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做题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平时题目做的好不好就直接决定了考试成绩的高低。那么究竟怎样做题才能提高考试成绩呢?
明确做题的目的。
做题不是为了做题本身。做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复习巩固。只是阅读或者听老师讲解一遍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理解和记住所学知识,我们还必须不断地重复复习,那么做配套的题目就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做题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回想的方法进行复习,这就决定了做题是一种高效的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
查漏补缺。阅读教材和听老师讲课难免会遗漏一些知识点,而且还不容易被发现。由于人的注意力不可能全面覆盖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们肯定会漏掉一些知识点,因此就需要通过练习即做题来发现这些被遗漏的知识。当我们做题发现了被遗漏的知识之后,就必须回到教材重新学习,把这些知识弥补上去,让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完备。
纠错改错。阅读教材和听老师讲课,也难免会对一些知识产生错误的理解,那么就必须通过练习即做题来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对这些错误的理解进行纠正。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的问题,但只要做一些配套的题目,我们就能够发现错误所在。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仅仅通过阅读教材和听课,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未必深刻,所以做题可以促进我们对知识的思考,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做题基本上就是回答问题,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就必然会积极思考,通过思考自然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知识学得怎么样,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做题虽然只是一种停留在纸上的运用,只是理论上的运用,但那毕竟是运用,而且考试也只是做题。题目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样才能做对题目。反过来,多做题目也可以接触不同情境,促进我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因为考试就是解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平时的解题练习来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并且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因此平时解题的时候一定要多总结一些具体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思与方法,这样的解题练习才能事半功倍。平时多动脑筋地解题自然能够提高解题能力,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取高分。练习做题对学生来说,最直接的目的应该就是在关键性的考试中考取高分。要考取高分就必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熟悉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与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做题的最好效果。
做题要讲究方法。
很多学生把做题与学习书本知识当做两件不相干的事情,这是对做题的严重误解。其实做题是为了掌握,即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所以我们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题目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做题来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想提高做题的效率,我们就要遵循最基本的做题程序。
做题之前先复习所学知识。每天完成练习之前一定要先回顾课本,认真复习所学的知识,争取理解教材内容,记住重要的知识点。认真复习了课本之后你就会发现做题的时候会比较顺利,所用的时间也会比不复习就直接做题大大缩短。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做题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取决于复习的质量,复习得越好,做题就越快,质量就越高。
做题时不能看书。很多同学喜欢做题的时候打开书来抄,这样做其实根本就没有达到做题的目的。做题的时候应该尽量回忆所学的内容,即使回忆不起来也不要紧,可以先空开来,等到全部做完之后再来翻书。并且把那些做错了和没有做的题目标记起来,证明这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我们还没有掌握。接下来就要花时间重点复习这部分内容,一直到掌握为止。
做完题目之后及时纠正错题。题目做完了,很多学生就以为任务完成了。实际上这只是开始,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成绩的其实是剩下来的纠错与改正。做题的目的包括查漏补缺和纠错改错,所以做完题目之后要花大力气去纠错改错。通过做题就已经证明,自己还没有掌握这些错题涉及的知识。因此,能否提高成绩,就取决于是否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学懂。我们如果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全部学懂了,记住了,那么还需要担心考不好吗?如果你能够把所有做过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都学懂了,掌握了,那么考试对你来说就是小儿科的事情了。
题目的质量与数量很重要。
练习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方法,题目的质量与数量也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认真做题,更要认真选择题目。
题目的质量一定要有保障。除了课本上的题目之外,最好的题目就是历年的中考、高考真题。由于前几年很多省份自主命题,所以把近5年的各科高考题目收集起来数量就相当可观了。千万不要随便做些乱七八糟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质量难于保证,就算你做了很多这样的题目,对我们的学习也未必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题目的难度要适合自己。太简单的题目做再多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太难的题目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是得不偿失。最好的题目是那些似懂非懂的题目,看起来好像能做出来,做的时候却会碰到很多疑问。这样的题目对我们的帮助最大,只要我们攻下了这些题目,成绩就会有大幅提升。因为对我们现有的水平来说,主要丢分的就是这类题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基础不一样,选择的题目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只有适合自己的题目才是最好的题目。
题目的数量要合适。做题太少肯定达不到提高解题能力的效果,但如果题目量太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水平也是不可取的。如今在校学习的一种趋势就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对于应对高考这一挑战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高考就是做题目。如果我们平时懒于做题,是难于应对高考的。然而事实却是,做了同样多的题目的同学,考试成绩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一直强调,做题不仅仅是只为了做题。如果我们整天整天地只知道做题,而不知道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适当的题目,安排适当的题目量,就有可能淹死在题海中。
做多少题目是因人而异的。基础太差的学生首要任务是熟悉课本,研读教材。如果教材都不熟悉而却只知道一味地做题目,那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学习的根本。在初步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练习才是最有效的练习。当然,只看书而不做题目也同样是不可取的。现在的教材普遍编写得比较简单,但考试却比较难。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练习量的大小要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跟风。
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做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是紧扣教材,把课本知识学懂,记牢,再辅于适当的配套基础练习。在较好地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后,就应该适当加大练习量和题目难度,通过练习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当然也能巩固记忆。
考试就是做题目,要想考出优秀的成绩,我们就必须研究怎么做题,提高做题的质量和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