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上班都会路过水一小,在这里,我观望过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好几次,孩子们还发现了我,他们都认识我,隔着栏杆,挥舞一只只小手,快活地与我打招呼。如今,我们毕业了,这个校园进不去了。这几天看着空荡荡的校园,心中也是空落落的,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最多的还是感谢。
首先感谢郑老师,容许我和孩子做自己。我执意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她一年级还是一个“文盲”的时候,我就放手了,题目都看不懂,就让她自己想办法,连蒙带猜,刚开始错题满天飞,郑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我执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至今没有报学科类培训班,从来不辅导功课,家长签字从不看内容,后来发展到考试也只是偶尔督促一下,家长签字早早就“罢工”了,郑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我执意给孩子相对宽松的自由,只管原则、道德和阅读,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尽量大大的,没有过多的约束,所以她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调皮捣蛋,活泼好动,但是郑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
不仅如此,一二年级的所有节假日我们都在大自然里尽情玩耍,感谢郑老师再次认可了我,给了我家长进课堂的机会。给孩子们讲花花草草、虫虫鸟鸟,拿在手里玩的水蜈蚣、有竹子清香的熊猫臭臭、暴雨夜抓到的大花蛇、亲手挖出来的三叶虫化石、除草播种施肥收获的城市菜园...我至今都记得孩子们欢呼雀跃,场面一度失控,还是郑老师帮忙维持了秩序。
感谢各科老师们,还有以前教过我们的数学小胡老师和章老师、体育吴老师...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老师,一科都不能少,是所有老师共同的辛勤教育,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感谢家委们的精诚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商量,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组成了一个温暖的群体。
感谢家长们的热情帮助,经常在群里问作业,总有热心的家长回应。
一个半月前,拍了毕业照。穿着统一的服装,摆着漂亮的姿势,露出灿烂的笑脸。拍照的问隙,或运动弹琴,或打闹追逐。家长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着孩子们,看着孩子们,青春就是一幅画,青春就是一首歌,汇成一条欢乐的河流。
半个月前,完成了毕业旅行。我们一路向南,到了彩云之南。看到了巍峨的高山,清澈的湖泊,广阔的草原,奔腾的长江如穹的蓝天,如画的白云。看到了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鲜艳的服饰,灿烂的文化。我和孩子静静坐在普达措的岸边,思考着“为什么这里的风景比东湖更美?”娃说因为离喧闹的城市更远,离天空更近。眼里有山河,胸中有日月,我们一起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滋养高远的理想信念。
一个星期前,我们积极准备毕业晚会,四个同学组成了小小的乐队,每天约在一起排练,弹着吉他,打着鼓,恣意潇洒,激情飞扬,一曲《骄傲的少年》,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为了梦想疯狂这一次又怎样。奔跑吧,骄傲的少年,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
前天,孩子们演出都很成功,展示了各自班级的风采,获得了掌声。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中,毕业晚会落幕。家长们最后一次到校门口接孩子放学,不禁想到送孩子上学的情景,从刚开始的依依不舍,到后来偶尔回头招手,到现在头也不回。正如龙应台书中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昨天,最后一次家长会,郑老师再次放了两位家长制作的视频,看见了班主任郑老师小心翼翼领着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从楼梯走下来,摇摇摆摆,懵懂可爱,转眼间,变成了一群六年级的少年,步伐稳健,意气风发。用现代化的视频技术展示了一个个孩子变身的过程,那一刻,我们笑中有泪,一起回望过去,一起展望未来,为小学生涯圆满画上了句号。
今天,孩子们到中学报到了,认识了新的校园,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将会迎来更多的学业,前路艰难,竞争激烈,不免有一些焦虑和忐忑,需要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最后,祝愿大家早日真正地爱上读书,那是天下最珍贵的礼物,藏在高山之巅大海之底,需要付出艰辛才能找到。读科学,了解自己身处什么样的世界,积攒丰富的知识,开拓广阔的视野,探知字宙的奥秘,寻求真理的乐趣;读文学,在每个故事中审视自己的影子,体会人性的复杂,感受爱恨情仇,积攒力量对抗生活的考验,即便吻我以痛,我亦报之以歌;读历史,了解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印记、教训、经验、知识、智慧、精神...寻求人生与社会的平衡;读哲学,训练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追问生命的意义。
最后的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祝愿老师和家长们福寿安康!阖家幸福!
,